问题外化的访问,每一次叙事课都有振动与感悟,是与自己生命靠近的感悟和警示:
一、外化、内化,解构之间关联?内化是问题对人的影响,外化是把人与问题分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关注人对问题的影响?解构就是去反思这样的问题?
二、寻找独特意义经验
叙事:你希望怎么样活着,这样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焦点:例外是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将问题拟人化,有生命!
抑郁不可能好?困在问题自我否定,看不到自我价值,对问题自我认同!
抑郁像什么?这个抑郁怎么影响你的生活?这种抑郁的感觉可能像什么?拟人化,栩栩如生,贴近现在,让他有编剧一样的掌控感。
你喜欢这个抑郁对你的影响吗?抑郁什么时候不会影响你?你希望抑郁有什么变化?你做些什么,它离你远一点?当它离你而去,你会有什么不同?
大家认可你,有正面评价,幽怨突然跑出来,它怎么长出来了?你喜欢这个幽怨吗?能多说一点提醒是什么意思?
我在我在乎的地方,有烧不完的热情!
四、外化处理情绪,不喜欢的自我认同等!
问题对主角影响?问题来捣乱什么?问题何时影响比较大?问题何时威力会变小?问题是吃什么长大的?它的动机、目的、意图是什么?问题最害怕你做什么或想什么?(例如害怕你自信?)问题在这个时候来到你的生活,你猜它想提醒你什么?当你学会什么?你就可以过关?
表面是破坏你,实际是提醒你什么?提醒你很快、很好照顾儿子!烦恼即是菩提。
五、通过课堂外化,换个角度看自己,发现本尊平时在家人的眼中好像是一个急急忙忙,相对严谨的形象;怎么样以一个谦恭微笑、轻松儒雅,幽黙坦然,风趣恢谐的形象出现,有助于自己,也有帮于家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