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孩子习惯养成之绘画》笔记
如何提高孩子的绘画表征能力?
(一)肯定孩子的表征意愿。
孩子的表征:
①是幼儿通过图像的方式记录和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②是其回顾自己经历,呈现自己经验,表达自己感受的过程。
面对孩子的表征结果,首先我们成人要做的是肯定并鼓励孩子的表征行为,帮助他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愿意继续表征。

(二)表征前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程。
在孩子开始表征前,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谈论孩子今天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他回顾自己经历的过程中,从繁杂的信息中抽取筛选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孩子的表征更加有目的性,也更利于其思维的发展。

(三)帮助孩子关注其表征物体或人物的细节。
受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的限制,中班的幼儿在尝试用表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最先开始会记录自己所使用的材料。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游戏材料的特征,通过提升孩子的细致观察力,引导其表征出更多细节、具体的部分。

(四)帮助孩子梳理更多可以表征的内容。
培养孩子的细致观察能力:
①多以“你和谁一起做了什么”的模式引导孩子来关注游戏同伴,让其表征的内容元素更加丰富;
②还可以鼓励孩子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表征。
③家长要有意识地以自身表达的话语体系来影响孩子,比如在介绍事情时经常以“第一…,第二…,第三……”的方式进行介绍,帮助孩子建立起分步骤的序感。

总结:孩子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此以往的不断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