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站在知识源头

作者: 第五因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21:13 被阅读16次

#心智发展#103:1985年一个中国的大一学生通过英语笔友的关系到澳大利亚免费旅游了29天;1995年中国一个普通大学的英语老师通过外教的关系做成了中国第一个黄页;2005年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10年前建立的海外关系收获了美国互联网巨头10亿美元的投资…


1979年一个个刚刚15岁的男孩正在杭州西湖边的一所中学里读书。在一次地理课上,他无意中听到老师说西湖边出现了外国游客。他认为这是学英语的好机会,于是他开始每天早上骑40分钟的自行车,到西湖边的一家酒店,为外国游客免费做向导,和他们交朋友,来练习英语口语。这一开始,便是8年时间,8年里,他风雨无阻。

他与Ken  Morley一家的两个孩子合影

1980年,一个澳大利亚家庭来到杭州西湖旅游,这个家庭是一对夫妇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叫 David Morley,和他同龄,他看到David便很感兴趣的主动上前问好,并希望可以和David对话练习英语。David欣然接受,并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家人,自此,他见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David的父亲,Ken  Morley。

Ken  Morley & Jack Ma

1985年,Ken Morley决定邀请他去澳大利亚度暑假。那个时候中澳之间还没有旅游签证。他先是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拿到护照,先去上海再去北京申请签证,结果连续被拒了七次,到第八次申请时,他已经没有钱继续留在北京,在他不屑的真诚努力和Ken Morley的积极支持下,签证官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出国,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后来回忆起这次出国旅行时说:“我十分感激澳洲让我在Newcastle待了29天,这次旅行打开了我的眼界,完全改变了我的未来。”

1988年,他从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系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被评为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还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1994年,学校来了一个来自西雅图的外教叫Bill Aho,在聊天中Bill给他介绍了互联网,他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创业机会。第二年5月,他就在外国友人的协助下建成了中国黄页,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

1995年Jack Ma及其夫人张瑛陪杨致远游长城

1995年年底,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第一次到中国。当时他在外经贸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推广他的“中国黄页”。因为他是英语系毕业的,英语特别好,所以外经贸部派他去接待杨致远。这次接待为雅虎和后来的阿里巴巴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8月,雅虎宣布以10亿美金收购阿里巴巴35%的股份,同时把雅虎中国作为一个嫁妆送给马云。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届最大的投资额,而且这个记录保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2011年,京东融资融到了15亿美金,才打破了阿里巴巴的这一记录。

我猜你已经知道了答案,他就是马云。这就是英语给马云带来的改变,从用英语的那一刻开始起,他就逐渐靠近知识源头,并屹立至今。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汉语是否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与英语并驾齐驱成为科研界主流语言?很遗憾,目前的主流答案是: 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因为从各方面的数据都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代表的两种文化,汉语不仅绝对体量赶不上英语,人均更是落后,而文化输出力更是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知乎用户 Luyao Zou

1977~1997年用非英语语言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数量

别的不说,以科研论文为例, 自二战结束以来,其他语种的文献在科研届的比例就在逐年下滑,如上图所示,连法语、德语这种学术界主流的语言的比例都在下降,何况中文这种学术界后进语言。 没办法,学术霸权一旦确定就会产生马太效应,除非再爆发一次中国不参与的世界大战,否则这一趋势很难改变。因此,要想站在知识源头就必须读原文。中文世界里的很多专栏作家每天的工作就是爬外文文献,外文期刊杂志,然后编译、转述成中文。他们占的就是这个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人家在第一时间就阅读到了人类简史,我们读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两三年之后经过好几道转手的四手信息,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距。

面对知识爆炸的焦虑,在核心领域一定要站在知识源头,这里的知识密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不说让我们成为马云第二,至少也能让我们成为紧跟前沿的时尚先锋。

​#1021-第五因-diwuyin#+橙子学院码字岛第6篇作业

相关文章

  • 用英语站在知识源头

    #心智发展#103:1985年一个中国的大一学生通过英语笔友的关系到澳大利亚免费旅游了29天;1995年中国一个普...

  • 新时代知识的获取方式

    站在知识源头 知识源头也就是知识最初产生的地方,具有知识密度高、信息真实度高的特点。 为什么非得站在知识源头? 通...

  •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古典 跃迁)

    用提问学习,用联机思考,用输出整合 怎样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2.联机学习,用一块...

  • 跃迁秘诀

    站在顶端,利用杠杆,加速学习! 建构个人知识体系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

  • 要站在知识的源头

    1,最近参加社群时,遇见了许多优秀的小伙伴,我忽然发现了要有源头意识,要站在知识的源头,要站在信息的源头,要站在社...

  • 2018.7.24 跃迁-自上而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问题树;用知识IPO让...

  • {阅读爱分享 第17天}《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一、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2、联机学习,用一块知识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 3、...

  • #今天学到了什么#

    自下而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取更多晶体;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

  • 28跃迁:成为高手的秘诀

    【跃迁秘诀】 建构个人知识体系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 以问题为中心学...

  • 联机学习

    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用提问学习,用联机思考,用输出整合。 不是学不学的差距,是认知效率的差距。 知识源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英语站在知识源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o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