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科学改变学习(41):图文学习的效果

让科学改变学习(41):图文学习的效果

作者: 刘启辉教书匠 | 来源:发表于2022-06-03 07:39 被阅读0次

      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仅仅使用文字、仅仅使用图片、先看文字再用图片,还是同时使用文字和图片?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在两个实验中,先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技术来使用自行车打气筒。之后,学生们参加了问题解决和口头记忆测试。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用文字和图片一起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测试中,这些学生:

      正确回答的问题比只用文字进行复习的学生高出两倍多。正确回答的问题比只用图片进行复习的学生多出50%。

      正确回答的问题比先看文字后看图片进行复习的学生多出约50%。

      当学生需要口头回忆所学内容时,将文字和图片结合进行复习效果甚微。而当学生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情境和疑问时,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相关研究

      这项研究印证了“双重编码”的记忆策略。研究者解释说,“该理论预测,如果学习者用视觉和语言两种方式对材料进行编码,则会更好地记忆和传递材料,因为他们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用于在记忆中查找信息”。

      因此,当学生同时使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学习时,这就建立了材料的语言表征和视觉表征,同时也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可将信息整合到长时记忆中。

      研究发现,双重编码可以提高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此外,在实验室研究中、现实环境中(即在学校中)以及一系列学科中都发现了这种效应。


      如果你陪过孩子读绘本,你会发现孩子对图画的感受力远甚于我们。人一旦学会了文字,就忽视了图画的感受力。我们陪孩子读绘本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跟着文字走。而小孩因为没有文字的干扰,反而对图画有足够的敏感。你有时候会很好奇,一款陌生的游戏,孩子短时间内就能学会,他是怎么做到的?图画加工记忆能力在起作用!

      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而言,肯定是从具象到抽象。也就是说,人类原始脑应该是对具象事物的加工能力是非常强的。相信那时候的人类,感官的敏锐性肯定比我们强,尤其是作为类人猿,运动能力远甚于今天(想想人猿泰山就知此言不虚)。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大脑是进化得最充分的,而感官上的技能退化得比较明显。试想,类人猿在视觉、听觉、动觉哪一样会比智人差呢?

      人类的图像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加工记忆能力的1000倍。可自打我们认识文字以来,或多或少在忽略、丢弃自身的图像加工记忆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我们的学习材料大部分是文字材料,既然我们有超强的图像加工记忆能力,我们为何不可以将文字学习材料变成图文结合的形式呢?

      当学生同时使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学习时,这就建立了材料的语言表征和视觉表征,同时也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可将信息整合到长时记忆中。研究发现,双重编码可以提高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图文学习正确回答的问题比只用文字进行复习的学生高出两倍多。正确回答的问题比只用图片进行复习的学生多出50%”。这样的比较差异是惊人的!

      这一研究结论充分证明了思维导图的有效性!因为思维导图不但是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强调学习材料的逻辑架构,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正如拙作《学习好其实并不难》提到的,思维导图是被严重低估的学习法宝。不被重视的原因就在于误导、误用,每每看到有些学校将孩子们的思维导图挂满墙的时候,我就痛心疾首。把思维导图当做了绘画能力的斗秀场,不是误导是什么?首先,思维导图PK的不是谁画的漂亮,真要比较的话,那应该是谁的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更贴近学习材料自身的逻辑,这是对学习材料的思维深加工。其次,思维导图不是画出来就够的,而是要将它熟记、了然于胸的。最后,思维导图能促进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知识输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此类教育研究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能够甄别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少走弯路。既然知晓图文学习效果好,不妨充分利用起来,它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科学改变学习(41):图文学习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bz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