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校上学一年多,选择我们这一兴趣专业的时间总是特别紧张,作业来了变忙活的忘记了开饭的时间,总是抽不开身来,这时候只要手里有活脑袋里有想法就带着一桶泡面,有泡面吃就代表着有精进,不落后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吃起泡面,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不怕腻的慌?有人问,我的效率比大多同友高,用热水到满,等个几分钟就OK,不耽误时间还不会饿肚子,习惯了,自然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毕竟也不是一天三顿都吃泡面。
想起那些久违了的时光,我把学习二号教学楼部的乐买超市里的泡面各种口味的都吃了遍,印象最深的是火鸡面,椭圆形的盒子密封,一打开里面看起来跟麻辣烫里弯弯的面条没什么两样,特点就是里面有一包辣酱,相当于面的灵魂。当时是我第一次吃这种面,也是听同学们在班里各种吹嘘它的厉害所以想尝试一般。
每次星期三的清晨第一节都是杨老师的课,她几乎不差毫厘的把把作业布置下去,晚上会来学生会的干部亲自来取,在校的名声堪称“魔鬼”谁也不知道她这么努力扶持图求的是什么,我想也许是因为良心。
如果把社会比成一个圆,像我们这样的人相当踏进到了社会的一个半径里,和成年人一起玩游戏,其中也包括热血,汗水和梦想的承载。
这一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准备各种染料,毛笔,2B马克铅笔,开干。我们谁都不想先说放弃,都一起在一起抬杠较量高低,一画就是好几个时辰,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勉为其难的放下手里头的活,烧好的热水泡一桶合自己心情的口味泡面,几分钟就能泡好,低下头去热气腾腾的扑在脸上都不用打腮红,某男还倜傥着道,“把省下了的腮红钱,再买一桶泡面吧”在忙碌中挤出空闲来,吃上一口泡面,对我们来说是值得庆幸的了,庆幸。
在学校曾经举行学习艺演比赛的时候,那一个星期每天都有杨老师的课,天天吃泡面,各种口味的,红烧,老坛,泡椒,虾仁,刀削...简直是太多了,简单,方便还省时间,重要的事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教室里一起吃泡面,那种青春时期为了倔强的坚持,对梦想遥遥可期的追求和信仰,真的很值得以后的我们流连。

因为年轻,我们莽莽撞撞,执着认真的去完成一件事,为了得到认可,想要成功。什么苦都肯吃,什么罪都能受。哪怕凌晨三点起来练习,半夜十一点半睡觉,这些都是值得的,我们都是杨老师培养出来最倔强的孩子!
通过上学的正常途径取得成功的人是不会明白各种九转回环在社会上拼搏的人的辛苦和牺牲,哪怕换了一所学校,但是不念了就不是学生了。既然已经成年了就不能用未成年了心态去处理事情。我们每天都和各种各样的人群接触打着交道,有人阿谀奉承,阴险狡诈,有人单纯善良,不会圆滑。
虽然最后我们班里踏上这条路越走越远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但是最让人还念的不过就是努力奋斗的过程,和一桶泡面的给我们带来的饱食。
艺校,就是小半个社会,在这里我们成长记录,最珍贵的是我们也像回首往昔的其他同学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追过奋斗过,不是在抛弃,感谢杨老师,重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真真正正感觉到了我们依旧在上学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