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其中有一个小细节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就是“男孩跟他父亲的争吵”,虽然在电影里只有一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会发生千千万万次。
谁还没有个青春期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父亲每次“命令”我的时候,我都是逆着父亲的意思来,而他每次都看我不顺眼,斥责我,大多时候我会在表情上不屑一顾,有时也会在语言上反驳,有一次我的大脑终于管不住自己的身体了,我向父亲挥舞起了拳头,父亲也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着,眼看就要打起来了,母亲把我们俩拉住了。但是,电影里的男孩没有母亲。
偶尔看到了一个评论,说“论一个女人在一个家庭里的重要性”,我仔细想了一下确实非常重要,每次我和我爸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我妈都会出来唱红脸,阻止一场来自家庭的“世界大战”。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美国对打孩子这种行为是严令禁止的,要是发生在中国,那孩子指不定得挨大少次打。孩子会慢慢长大,慢慢的有了自卫甚至反击的能力,后果不堪设想。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跟母亲滔滔不绝,跟父亲却寥寥几句,如果没有母亲,我可能会比电影里的男孩更加孤僻。
电影的结尾很圆满,男孩和父亲都把自己的感受和诉求表达了出来,他们也互相理解了对方,重归于好。男孩的性格也从孤僻慢慢的变开朗、阳光,他的画风转变也印证了这一点。说实话,年轻时的我和父亲不可能有那种表达能力,但是母亲充当了父与子的纽带,帮助我快乐的度过了圆满的童年。
愿大家多多珍惜自己的家人,有矛盾的可以像电影里那样试着表达出来,互相理解,相信你能体会到谁是最爱你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