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代是极好的,工作的烦心,生计的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不用考虑。只要做好学习这一件事就可以。可我却连这一件事都做的如此糊涂。
从小就不爱到学堂里念书,幼儿园的哭闹撒娇总计小班打卡一个月,后来学校负责人念及和母亲的关系收了一个月的学杂费。中班大班又是和小朋友满院子跑的玩的。学习说到底也是从小学才认真开始。我也不是个听话的孩子,即便老师严厉母亲苛责,我总是能花言巧语让母亲少责罚,生病不舒服来换取短暂的不学习,转头又和小伙伴玩门前的沙堆。
小升初,凭借着背书快语文还算优秀拖着从来不争气的数学考上了初中,本来就喜欢看闲书的我更是放肆了起来,作业从认认真真到后来投机取巧,大把时间都用来看了当时流行的言情小说,青年文摘,儿童文学。倒是母亲总见我拿着书看也不阻拦,后来她还买了许多供我拿去看。那时候觉得上学最好的事情不过是有一群朋友说话聊天打闹,回家便是没了说话的人。每天净想着有什么新鲜事要和谁谁分享,弄堂口那家的饼子做的好吃。放学后约着去哪里逛逛。也就是到考高中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高中考试比小升初难得多。开始忙于补课,开始知道努力。不紧不慢的中上游刚刚把我送进了公立的高中。
封闭式的高中。再也没了母亲的监督,老师也只看向所谓的前十。而我,十五六七的晃荡,有时也会被老师不起眼的重视一下谈谈话教育教育。可我终究还是玩了,认识了三四个损友,整天凑在一堆,想着餐厅几号窗口饭好吃,下课要怎么抢得先机,讨论着谁谁的八卦。偷尝了爱情的滋味,和喜欢的男生偷偷的背着家人老师说着喜欢。高中的生活说紧张也是考试前的紧张,说轻松,却是一直心态很轻松。考大学的难,让我本就中游一下子被淹没没能挣扎出来。上了现在所谓的大学,才明白,当初如果多一点点努力,如果多一点点奋斗,我也不会每日坐在教室里像井底的青蛙看不到远处的世界,跳不出去,也无法挣扎。
没有关系啊。之前那些年,快乐了不是么?相比于每日埋头苦读圣贤书的孩子们,我们玩了泥巴,我们哭了闹了真性情了,说到底,快乐了开心了不是么。想想童年不是埋在数学题里较真,而是无忧无虑的奔跑。想想不是被压力压抑的喘不上气,而是轻轻松松过着还不差的日子。学习上的亏欠,在心情上却找不了不少。
母亲总说,要是对姐姐的严厉给你再多一些,我也许现在不会那么辛苦,我说,哪有什么,你问问她的童年有我快乐么?我宁愿选择一份快乐的记忆,也不要是每日责难的记忆。
人的选择和经历是自己的,所有的苦乐是自己的,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更多的,可能是处境相似。我从不怨念他人,我只怪自己,错过成为最好自己的最佳方式,那就慢慢开始改变,只要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