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我能行”精神是否合理?
在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执念比较深的人,比如:抬杠专业手。
杠精的世界你懂吗?
杠精,分分钟杠的让人说不出话。你说一句,他可以顶十句。关键是这种神奇的物种们不仅高深的话题杠,简单的问题也要杠。
曾经和杠精聊过几句之后,便开始只想用沉默和眼神来与其交流了。对于这种物种,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早日遇到一个比他稍微厉害一点儿的杠精,好让他一次杠个够。
面对杠精,对话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你说:“某某人的眼睛长得很好看。”
他就敢告诉你,“不,他的视力很不好。”
你想要和他站在一个战线上,于是你说,“是的,他的视力确实有点儿问题。”
“不,他那视力岂止是有一点儿问题啊?”
“呵呵呵,今天天气不错啊。”
“不,昨天天气比今天好多了。”
“……”我还能说些什么?
杠精这种神奇又可怕又讨厌的物种,你怎么和他和平共处呢?是否对这种神奇的物种感兴趣?这种心理是否正常?
杠精把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对立起来,总是把自己置于别人之上,习惯于说“不”。简单地来说,这是情商不在线的表现,但是往重了说,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心理疾病。
一般的杠,或许是真的智高一筹,有更加全面的见解和观点。但是像上面这种过度的杠精,主要归结于自身的弱。在人的心理学上,每次说出一个“不”,或者表达一种反抗、拒绝的态度时,就会自己产生一份能量。
但是归根结底,这种能量是短暂的,不是可以支撑自己走的更久的力量。病态的杠精享受这种拒绝别人的快感,感受自己似乎很强大的虚幻。但是又没有可以持续支撑自己自信的力量,于是就越来越杠,成为了我们所见到的“真杠精”。
杠精心态是不健康的。他们将对立设置成一种必不可少的程序,深深地嵌入到自己的大脑里,拒绝成为一种习惯,自然会错过另一番美景,缺失另一种欢乐。
此外,这种心态也极其容易伤害到身边的朋友亲人们,为他们带来一些烟雾袅绕的小烦恼,甚至是大麻烦!
“我能行”精神不死!
与杠精比肩而立的,就是今天所讲的“我能行精神”。简言之,就是什么都觉得可以做得到的一种狂想症。
虽然不可否认,“我能行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敢想,想的够神奇,够大胆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财富。毕竟确实是先有了想飞上天的梦,才会有了能上天行动。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加合理完善的行动计划。
但是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物质的世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冬暖夏凉,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这些自然的规律从来都是铁面无私的。它不会因为你豪情万丈就勉为其难地应和半分。
我们都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的的确确有一些东西我们是不能做到的。我们无法在没学会怎么走之前就跑,也不是每一个目标都只要随便努力一下就可以实现。总有你到不了的山顶,总有人类到达不了的外太空……
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是真的不行。如果倔强为之,自然是勇气可嘉,但结果必然会不尽如人意。
也许人生是自己的,可以不计后果,可以选择过得洒脱。但是经营企业就不然了。盈利是企业的生命之基,是它与生俱来的使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失败握手言和,只会是被评价为愚蠢。
产品的定位也是这个道理。
产品服务于客户,所以不要选择做客户的杠精,这样只会死的很惨,而是要与客户其乐融融,营造更好的客户体验。
此外,定位立足于足够的理智之上,主观意志和愿望也只能是主观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被喜欢,被认同,但是心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产品优势也是有限的,而顾客需要与欲望则是无限生长的。
然而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产品在“我能行”这座美丽的礁石上搁浅沦陷。当年的安飞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凭借“更努力的第二”的定位走红之后,便不甘屈居第二,主观重新定位,要勇夺第一,可当真正失去了第二这一定位庇护之后,才发现它是多么珍贵和来之不易……
警惕这种毫无根据的“我能行”精神,用理智而不是主观愿望去思考和定位,才能真正体现定位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