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会林报道:
6月6日,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粤新纪念馆)理事会理事长梁日明先生向笔者赠送了《从热带雨林到西北荒漠--一个归国华侨的人生足迹》一书。
作者梁日明先生是原自治区侨联主席,该书既是一本归侨自传,也是作者在人生路上“上下求索”的追梦写照。

据了解,梁日明先生祖籍广东省开平县人,世代华侨。1941年出生在印尼苏门答腊马尤横镇,襁褓中的梁日明在“椰风蕉雨”中度过了翡翠斑斓的童年。而后历经战乱,父亲失业,举家转入原始热带雨林生活达6年之久,后从马尤横镇出发,辗转占碑市、巨港市、汶岛达半年北归,追梦65年,上小学,进名校;到新疆,入杏坛,服务侨界一直坚守故国家园,历史的风霜没有磨损他这颗拳拳赤子之心,没有改变他追求真理的脚步,历经沧桑,却塑造出当代华侨精神。
梁日明先生1983年从铁五中调往自治区侨联任主席,对新疆侨联的重建和发展,见识独到,广泛地团结归侨、侨眷、华人、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5月,他开始专注自清朝乾隆36年(1771年)起,一直持续到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广东人。和一批粤籍自愿者一起,创建“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原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向早期支援新疆建设的先辈致敬,缅怀支援边疆建设情怀。其次组织编印书刊音像视频资料。出版了《广东人在新疆百年实录•第一、二、三辑》(150万字)、《岭南儿女天山情•上、下册》、《粤新情诗词三百首》、《粤新情•馆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作品集》、《广东省赴新疆工作队进疆六十周年联谊大会纪念册》;正在推进《时空记忆粤新人——广东人在新疆历史剪影(画册)》、《南粤儿女天山情——广东人在新疆岁月留痕(视频)》、《网上纪念馆》、《五湖四海新疆人•广东篇》的编辑出版工作,继续收集《广东人在新疆百年实录•第四辑》的素材。配合做好电视纪录片《邓缵先》的开机仪式、审片工作,该纪录片已于2017年9月9日在凤凰卫视播出。

这本“人生足迹”书从梁日明先生家世写起,从童稚时代一直到年近“八秩”,读者可以跟随他“人生旅途三级跳”的脚印,走遍天南海北,从他在不同时期重要的节点上一些讲话、发言、文章、图片等回望历史的风云变幻,看一个纯真的少年归侨,如何与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栉风沐雨,历经坎坷道路,走出困顿迷惘。半个多世纪以来“报效祖国”,“大爱援疆”的家国情怀,呈现了他“饮水思源,感恩社稷”的赤子之心。该书以“别样的童年、服务社会、夕阳余晖、岁月留痕”为篇,配以大量珍贵图片,展示出一位德高望重长者的“家国情怀”。
这既是一本归侨自传,也是作者在人生路上“上下求索”的追梦写照,作者以其深邃的思考、深沉的叙述,追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许多归国华侨的缩影,恋乡、念祖国、爱新疆的情结和心迹剖露。

梁日明先生说,我撰写本书主要是通过记录“人生旅程细节总有一些连自己子孙都不详知经历,捡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回味的事情”和人生哲学道理,留给子孙,鼓励年轻一代要发扬‘报效祖国,饮水思源,感恩社稷’的赤子之心。他自小经常被教育,要把国家兴衰、民族荣辱置于“倚天齐”一般至高无上的地位。自1953年追梦北归,六十多年一挥间。他感言“我的梦平凡简单,只求对故国家园有所作为,做我能做的事,并力求做好。庆幸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表示希望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及伦理道德,粤籍新疆人的家国情怀传承给子孙后代。也通过本书告诫年青人逆境时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事业有成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发扬爱国爱乡精神,不忘回馈社会。
这是一位归侨追梦者发自肺腑的心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