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作者: 筱轩私塾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23:41 被阅读36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解析: “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

“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语言来述说其状态,这就是整个混沌的宇宙的源头;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这部分能用言语表明的概念,称之为孕育的母体。

因此,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其实,“虚无”和“实有”出于同一个“道”,只不过是“道”不同的一面。

“虚无”和“实有”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无数种玄妙的可能(不确定的组合,如上有下无,内有外无等)。这些无法确定的组合甚至更玄妙的东西正是“道”,换句话说,“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取自高文方翻译版本的《道德经》


这段话见过多次,但一直不太明白具体意思,看了几个译文版本,比较认同高文方的版本,可能是因为只有这个版本大概看懂了……

道经第一章,即使是译文还是看的比较费劲,记下自己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类似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语言和思考来说,在没有语言之前,人类早已开始思考,迄今为止,智能与人类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所以大道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也就不难理解。

另外我们生活中有些事,只做就好了,一旦说出口,反而落了下乘!

道为根源,类似我们常说的底层逻辑和底层规则。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保持虚无的状态,类似很多人践行推崇的冥想,排除一切杂念,去感受自己的身体;看事情,排除我们的个人情绪和利益心理,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质!

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加入社会当下的价值观和人性,就能推出本质后的表象,可以用来推算事情的未来走向!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质和表象都是道的一部分,是道的不同层面,本质和表象互相组合理解道,可以产生无数种可能。

这段理解的很吃力,先记着,说不定哪天在其它事情上就明白理解深层意思了!

相关文章

  • 道-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二篇心得。 道可道, 当陈建祥教授说;读一个道字,把“道”都要在嘴巴里含上十天…… ...

  • 道可道,非常道

    道亦何道也?道者何道也?道亦道者,道者亦道。道者道道也,道则道者道也。故此,道亦道者,道者亦道乎!

  • 道可道,非常道

    喜欢《道德经》的朋友看看这样理解“道可道,非常道”有没有道理。 “道可道”的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

  • 道可道,非常道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田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

  •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寻常《道德经》,却偏偏只有他这样解读。也是,如果不是这样特立独行,又怎么会...

  • 道可道非常道

    近日烦心事多,希望通过画画来静心

  •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

  • 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每个人到世上走一圈,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不明白为什么,那就是混沌一生。 套句老话就是南柯一梦罢了。 ...

  • 道可道,非常道。

    周末家塾班,孩子们比平常多了一些,这一次一人带着14个孩子,14个孩子阶段各有不同,同时也有一些类似和相同。当孩子...

  • 道可道非常道

    高山流水弹心曲, 落花飞雨话长情。 九天揽月追云皋, 笑看青峰竞妖娆。 披荆斩棘参北斗, 芒鞋竹杖踏江行。 空门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可道,非常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ix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