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6点到7点是我家固定的晚饭时间,在房间里窝了一整天的我身体似乎早已对这个饭点有了条件反射似的,在老妈“高呼”我去吃饭的前一刻就已在饭桌前。今天的饭桌依然荤素齐全、“琳琅满目”:糖醋排骨、蒜蓉生菜、烤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心中不禁暗暗窃喜:有个这么会烧菜的老妈真的相当不错、太有福了!
老妈给我盛好了汤招呼我快坐下吃,我吃着最喜欢的烤鱼开心得似个两百斤的大胖子一样,老爸、大哥也开始“大快朵颐”,只剩小弟因为要加班就还没回家了。饭桌逐渐到了尾声,吃得慢的我还在不停地往嘴里送东西,老妈也像喂猪一样地给我碗里夹菜,边夹边说:“多吃点这个,你弟不喜欢吃。”
我正往嘴里塞肉的筷子突然停住了,心里突然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在翻滚着:难道是我弟不喜欢吃才要我多吃点吗?也许老妈话里并没有这层意思,也许是我自己过于敏感而过于解读,但是一次又一次地在饭桌上听到这句话时,原以为早已对这句话产生“抗体”的自己还是又一次感觉到了心酸。
小时候我就不是跟父母一起长大的,从小就开始过学校寄宿生活,掐指一算我这将近23年的人生里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就六、七年,不像我弟就一直生活在我爸妈身边。所以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比较独立懂事的孩子,会尽量不让父母担心伤心。所以当哥哥弟弟在饭桌上挑三拣四的时候,我都是选择默默地吃饭不管这饭菜符不符合我的胃口。
也许是我的太懂事让父母忽略了我,让他们每次做菜时都会先考虑哥哥与弟弟的口味,最后才会简单地问一下我。想起当初看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因不想和姐姐一起过生日而大哭我也在被窝里把枕头巾哭湿时可能真的是感同身受吧,不是父母不爱我们而是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前一段时间在综艺《我家那闺女》里,papi酱提出了一个观点,随即引发热议,她说:“人生最重要的排序,应该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其实对于这个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从我的角度出发现在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从小到大绝大多数时候我在想问题时都会从爸妈的角度出发:如果我去干这个事爸妈会不会负担得起?如果我这样做了爸妈会开心吗?一直以来的懂事害怕父母因为自己的事焦虑担心所以很多事情我都尽量放在心里或者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都知道我特别想任性一回,不想去考虑那么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想体验一番“自私”的人生是有多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