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故事14|刀笔吏

作者: 林间风月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5:14 被阅读20次
一支笔,定输赢。

献县有一个官员姓王,擅长写状子打官司,特别擅长通过打官司对别人的财务巧取豪夺。可是,他的钱财每次积蓄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一件意外的事使他耗费出去。

话说城郊有一座城隍庙,香火冷落。庙里面有一个道童,一天晚上,起夜上厕所的时候,经过走廊,听到房子里有说话的声音。

透过窗户看过去,发现有两个官员打扮的人正坐在一张桌子边,一手拿着本子,似是账簿,一手拿着毛笔,好像在核算账目。

其中一个人说:“他今年巧取豪夺的财物,现在已经积蓄得不少了,应该怎样让他消费出去呢?”

那人说着,苦苦思索。

这时另一个人说:“只要一个翠云就足够了,不要再想什么复杂的办法。”

道童看上去两个人都不认识,想来又是什么鬼神。

这个庙常常有人遇到鬼,道童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因此他也不觉得可怕。但是,他们的话听得不明不白,不知道谁是翠云,也不知道他们正在给谁进行项目的核算消耗。

这一天,那个姓王的官员,去一家青楼,刚进门就被老鸨热情地迎进门:“哎呀,王大官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咱们这新来一个雏儿,哎哟,那模样出落得……”

这个王大官人一听,也不等老鸨说要话,就径直冲进了大厅。

只见大厅里一群人,围着中间的一个站台,站台上莺莺燕燕,站了好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

王大官人一看,基本全都认识,只有一个,站在中间的小姑娘,虽不是倾国倾城,那模样倒也俊俏,怯生生地站在那里。不由大为垂涎。

原来这新来的,青楼往往以拍卖形式,价高者得。

一番抢拍,王大官人花了好大一笔钱,终于把新来的那个姑娘拍到。

一番云雨之后,问道:“姑娘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还是一副害羞的样子,回答道:“小女翠云。”

王大官人笑道:“翠玉清新,白云洗心,这名字起得好!”

自此王大官人三天两日都跑去找翠云,很快,就把积蓄花掉了十之八九。

不久之后,他身上长起了恶疮,请遍了城里的大夫,也不知用了多少药用了多少方法,喝的敷的,针灸,什么奇怪的方子都用了,终于渐渐好了。不过,这个时候,他所有的积蓄,已经荡然无存。

有的人曾经算过他一辈子所巧取豪夺的钱财,屈指一算,仅是其中一部分,竟然多达三四万两黄金。

后来,王大官人犯了精神病,很快就死掉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留有钱埋葬。

相关文章

  • 阅微故事14|刀笔吏

    献县有一个官员姓王,擅长写状子打官司,特别擅长通过打官司对别人的财务巧取豪夺。可是,他的钱财每次积蓄到一定的程度,...

  • 刀笔吏

    中国历来盛产刀笔吏,其人生的属性就是将真理证明为谬论,将谬论演绎成真理 其心之歹,毒,恶,混,劣,非正常人类。实为...

  • 刀笔吏

    春风逢客行, 江上柳恨双。 复梳黛眉远, 山朦觉月清。

  • (谎言)刀笔吏

    阮先生是个在县衙修县志的。 他腰间别着一把玉书刀,长不过三寸,比一般书刀小了一半。玉倒是好玉,至于怎么好法,大家也...

  • 关于刀笔吏

    谈起“刀笔吏”理所当然的应该先说说“吏”。 “吏”在中国古代的职责经常是世袭的,他们一般都不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而...

  • “刀笔吏”最初是谦辞

    人们多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寓意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其实“刀笔吏”最初是文职官员的代名词。有时有自谦的意思,...

  •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11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第二章:独尊儒术之又见秦政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刀笔吏。 易中天:刀笔吏的代表人物是张...

  • 刀笔吏还真是不可小瞧

    刀笔吏还真是不可小瞧 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 古人用简...

  • 2018-05-31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 《阅微草堂笔记》——贪 吏

    献县吏王某工刀笔,善巧取人财。然每有所积,必有一意外事耗去。有城隍庙道童,夜行廊庑间,有二吏持簿对算,其一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微故事14|刀笔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l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