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和几位小伙伴联机学习梁宁的《产品思维》。
会不会有朋友好奇,一个做职业咨询师的,为啥要学习产品思维呢?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要想做好自己的事业,只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
做事要有关联思维。从其他领域里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领域,有时候能够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学习的多,拥有更高、更广的视角,更容易看清楚自己所做的事。
这一点,这几天在学习梁宁的产品思维课里,体会的更深刻。
拿今天的学习内容来说吧。
做产品,需要理解人性,也需要判断机会。
梁宁提到了一个很好用的,判断机会的战略判断框架,叫“点线面体”(这是曾鸣教授的理论)。
点线面体怎么理解?
举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有一对双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年薪百万,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重来。
举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不是两个人的素质或能力有差异,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这就和常说的那个段子一样,努力工作的工资收入,不如2010年以前买了北上广的房子。
为什么?因为作为一个普通工薪族再努力,还是一个点。工资是一个点的努力结果。
而北上广房子的收益,是这个点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一个线性周期的结果。
这个课里,还用了很大的篇幅讲到了江民,瑞星和360在安全市场上的厮杀,看得人是唏嘘感慨。
360在安全市场上“以少胜多”,正是因为快速“由点及面”,背靠着当时3亿网民的互联网,PC互联网崛起的这个面。
把“点线面体”思维引申到职业发展,个人发展领域。
我认为,体就是大的经济周期和未来发展趋势,面是行业,线是业务线(公司/单位),点是构成业务(公司/单位)的具体职能。(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我们个人,实际上是一个点。所在的公司或业务是需要串联很多点的一条线,我们在这个线上的什么位置(核心OR非核心)?公司的业务线附在哪个行业上?这个行业附着的面,体是在上升还是沉沦?
对一些人来说,只考虑单点的努力,忽视了对更高层次的线、面、体的洞察,最后,虽然很勤奋,很努力,却很悲催。
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个人的努力,在“大势”面前,不过是小点的挣扎。
一个人,要懂得顺势而为,学会借力借势。
具体来说,大的经济周期和科技趋势首先要关注(体);然后判断所在的行业(面)是否顺应了大趋势;再判断公司的业务线在行业里处于什么位置(线),公司是否懂得寻找外部势能,给组织赋能;最后,看自己的位置在线上的哪个位置。
看来,对于做产品的机会的判断(点线面体),也完全可以借鉴到个人发展中。
你目前所在的点线面体是什么呢?他们的发展趋势如何?
看好大的趋势,选择朝阳行业,进入会借势、发展迅猛的公司,个人,自然乘势而上。
这是今天的思考。
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我是感姐,一名职业发展咨询师,“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收入有刺激感,人生有意义感”——“四感新人生”的提出者和践行者。
曾经的我,遭遇职场天花板,也曾为职业生涯何去何从焦虑,迷茫。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职业发展咨询师,咨询案例50+,好评率100%;除了一对一咨询,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训练营,并正在开发课程;写作日更,2个多月简书粉丝从200到4000+;自己写的书即将出版……
在35岁的人生“下半场”里,我不再只满足于有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我期望帮助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焦虑的人,找到方向,不断成长,走向新人生。
我的咨询对象和学员中,有曾经的迷茫宝妈,现在开启了副业,实现了兴趣变现;有迷茫的职场管理层,重新找准发展方向,收获满意OFFER;也有职场小白,经过咨询,受到上级认可,实现了升职加薪的小目标。
我是感姐,你身边专业、靠谱、有温度的职业咨询师。如果你需要,我就一直在。
个人微信:710553087,欢迎链接。微信公众号:感姐谈个人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