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四)

作者: 81ee8ac83743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08:37 被阅读70次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四)

1.

曹雪芹通过设定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角色,来象征两个不同的思想境况。

“庙傍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无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只因这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人品。”

甄士隐衣食无忧,他不以功名为念,即他不热衷于名利,他乐意去帮助困难的人,贾雨村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才仕途起步。甄士隐的处世心态是有学习的地方,一个人不能太热衷于名利,多关注心灵的需要,这样心理才会健康。

“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字表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本是胡州人氏,原系诗书诗书仕宦之族,因他出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一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贾雨村是热衷于名利的,他要重整基业,振兴家族。在中秋之夜得到甄士隐的金钱支助后,他不过略谢一语,第二天还没有跟甄士隐面辞就上京赶考。贾雨村满脑子想的是取得功名。

“玉在赍中求善价,钗于蘭内待时飞。”

贾雨村这种心里状态没有说好或者坏,因为当人执着于某件事的时候,总会忽略很多细节。

2.

曹雪芹把甄士隐与贾雨村两个角色放在一起就让读者有个对比,也许当一个人有所成功的时候就会活的像甄士隐。当人才刚刚开始奋斗拼搏的时候更像是贾雨村。作者又好像借着这两个人在提醒我们这两种人生境界又可以相互转换。甄士隐后面遭遇了一系列的悲惨经历,最后出家了。贾雨村经历很多事情,仕途一路直上,可是后面又失败了。

让我想起了《圣经》上传道书的经文: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也许就是借着这两个人的境遇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顺境或者逆境都可以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相关文章

  •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四)

    1. 曹雪芹通过设定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角色,来象征两个不同的思想境况。 “庙傍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

  •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一)

    1. 曹雪芹以设定一个神话来开始这篇小说。正如其他电影,电视,小说一样,作者先要把一个开始的背景设定出来。这个开始...

  •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二)

    1. 这本书有学者认为是一本佛经,当你读完之后会感悟到人生的真相。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需要被怜悯的对象,没有绝对...

  •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三)

    1. 甄士隐在睡梦中遇见一僧一道,从两人的交谈中他听到了很多玄妙的事情。同时作者向读者交代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姻...

  • (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五)

    1. 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抱走后,他的人生境况直往下坡滑。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失意,人情冷淡,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来。他...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四)

    1. “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五)

    1. “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

  • (连载)阅红楼第三回有感(四)

    1. “一时黛玉进入荣府,下了车,众嫲嫲引着,便往东转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法院落……靠东...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四)

    1.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几句是讲到袭人的命运。她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

  • (连载)阅红楼第二十回有感(四)

    “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阅红楼第一回有感(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oe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