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吾儿近日之行,恍恍惚惚而竟日无所为,母心下忧之,特将四条教汝,望谨记。
一曰学为贵。当世之间,目盲于五色而口爽于五味者,众矣;孜孜于书牍而心说于圣人之言者,寡矣。昔普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典故:手不释卷。意思是:看书入迷,手都舍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何其难也?且夫光阴不逮,人生天地间,忽然而已。子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引用。意思是: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记那些已经掌握的东西,这样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汝当效古人之悬梁刺股之意(典故:悬梁刺股),而非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引用: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又作“一曝十寒”)如此,则有益于学也。
二曰慎独。(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修身之道,在于养心,而养心之法,在于慎独。(化用曾国藩《诫子书》: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者,对天地质鬼神,内省而不疚。昔杨震暮夜却金,(典故:杨震暮夜却金。却:拒绝。)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典故:许衡不食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慎独之行也。朱子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引用朱熹的名言)《周书》曰:慎,德之守也。(引用)此之谓也。望儿慎独守德,固其本心,不畏人知而畏己知。此心常宽平自足,人生第一自强之法,第一寻乐之道也。
三曰衣食从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地力之生物有大限,人力之成物有大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禹王天下,民咸归之,何也?非独治水之功也,其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之德也。(引用大禹的事例)盘中之餐,粒粒辛苦,半丝半缕,物力维艰。望儿爱其食,简其裳,则无愧于父母之终日劳作也。
四曰豁达。苏子贬于黄州之时,何其悲哉!然垦植于东坡,游历于赤壁,徐行于沙湖道中,何其乐哉!(排比)欧阳文忠谪于滁州之际,何其怨哉!然饮酒于山林之间,寻四时之花,遇朝暮之云,苍颜白发而乐乎草木清流之间,何其说也!(《醉翁亭记》)一切有为法,如露电泡影,心之所属则身之所属也。(佛学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四条训诫,望儿谨记。路漫漫而修远,汝当上下而求索,(引用屈原名言)乃无愧于父母之呕心沥血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