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律思想带有浓烈的民本情怀,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即是统治阶级要加上个人修养,爱护人民,谨慎使用刑罚。
其实早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存在民本思想。《尚书》被称为我国的“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在这本古老的文献中已经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内容。
《尚书》中“民惟邦本”的记载,是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的民本思想。由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儒家的仁爱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法制道德。
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到现在的人民至上,其思想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现在有更好的条件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可以想见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提出“民惟邦本”的思想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