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办公桌上找个夹子,怎么也找不到,不甘心,把桌上翻个底朝天。在文件夹最底层被一本子遮住了,花了10分钟,下了个决心,利用中午就餐时间整理办公桌。
从三层屉开始,最底一层放零食,抽屉里各种零食,有的吃了一半,有的包装还没拆。
这些是在逛街时,看到喜欢就买买买,想着午后需补充能量,结果整理出2袋过期的、4袋拆开已受潮的零食。
中间抽屉是护肤品,想着空调房里皮肤干燥,结果发现2瓶水已过期。护手霜有4支,一瓶治皮肤皲裂、一瓶是孩子弃用的。
实际都不大去用。又打开第一个,这个抽屉放茶叶的,里面已满满当当快放不下了。一盒红茶隐隐散发出霉味,三年前买的,绿茶、白茶、胎菊、琵琶花、灵芝,每样一罐挤在狭小的抽屉里。我已记不起我多久没喝过菊花茶了。
虽牺牲了就餐时间,但我看到抽屉里所有的物品都整整齐齐,清理了很多类同物品,每种只取一样,一包零食、一件护肤品、一个笔记本,遵循这个原则,所有物品顿时变得整齐划一。
这次整理让我觉得整个下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以前老找不着笔、找不到订书机,整理以后,这些事再也没有发生,这促使我反思这种生活方式。
下班回家,我重新审视家里的物品,发现放药品的柜子堆满了药品、鞋架上鞋子已需要叠到另一双鞋子上面,孩子的学习资料占据了孩子三分之二的书桌。
撸起袖子,开始着手整理,把过期的药品清理出来、把不常穿的鞋子从鞋柜里拿出来。打开衣柜,把已经手都伸不进去的柜子来了个清洗式整理。把几年前早就没穿,一直挂在柜子里的衣服全都拎了出来。
这样大清理以后,发现生活轻松了很多,空余的时间多了起来,也不用老是犯选择综合症了。
有人说,人生从小到大的过程也是从简到繁的过程,随着你长大,你累积的东西越来越多:物品、财富、生活经验。
然而,你每天都过得很疲惫,经常需要做各种选择:穿哪条裙子?配那双鞋子?抹哪种颜色的口红?
乔布斯曾说过:“你的时间有限,请不要为别人而活。”
同样,你的时间有限,请不要为杂物而活。少,就是幸福。身边的物品越少,人生就越幸福,因为我们再也不需要物品填满我们的人生,我们再也不需要被各种物品捆绑。
日本有位编辑叫佐佐木典士,他在2016年出了一本叫《我决定简单生活》的书,倡导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怎么是断舍离?他在36岁时,发现自己的生活很混乱,当时他没有结婚,也没剩下多少钱,连女友也跑了。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好失败,后来尝试用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后,却每天充满了幸福感,他说:人的价值并不在于自己拥有的物品数量,物质只能带给我们稍纵即逝的幸福,不必要的杂物会从我们身上夺取精力和时间。
的确如此,以前,我们国人物质匮乏,女孩子们小时侯大多梦想过有很多很多漂亮裙子、吃都吃不完的糖果,觉得要是能过上那样的人生,才是幸福。
可是,我们完全能做到小时候想的那样。但物质都堆在你面前,还是没找到想要的幸福感。
原来,幸福不等于物质的数量。中国古话说:过满则溢。应用到物质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
断舍离,生活越简单,心越轻快、愉悦。
断舍离,疗愈身心,适合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