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心流》
进度 :315—344页
用时 :30分钟
知识点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但遭受打击未必与幸福绝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
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面,它就是人生。有些人认为,只要运气好,拥有健康、金钱及出众的外表,就容易获得快乐。物质条件只能通过体验,产生间接的影响,而心流却直接裨益生活品质。
学会面对残疾挑战的病人觉得,人生方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重新学习生活就是一种骄傲和乐趣。
苦难是人生的契机。法兰戈瘫痪后,自认为对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帮助其他病人重建信心,并提供恢复健康方面的协助。他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是:“觉得我对别人有用,帮助最近才出事的人接受这种处境。”
纾解压力。一个人应对压力的态度,就是他的适应能力或适应方式。适应策略不但能改变压力产生的效果,也最具弹性,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
把不幸的灾祸变成幸运的契机,是一种难得的天赋才能。“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种种优点令人羡慕,但人在困境中表现的种种优点更令人佩服。 ”
“美德”——一种超乎常人的勇气——即把困境转变为乐趣盎然的挑战的能力——对坚信不疑的事,不在别人的反对之下退缩。
当人在自行拣选的目标上建立了坚强的自我,任何外来的失望都不能撼动时,适应型技巧的发展就已臻至巅峰。
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三个步骤:
1. 不自觉的自我肯定。抱持这种态度的人,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企图必须领驾于一切事物之上。 他只觉得自己是周遭的一部分,应当在运作的体系中尽一己之力。
2. 注意力集中于外界。他们的注意力随时保持警觉,不断处理来自周遭环境的资讯。注意焦点仍有个人的目标决定,但尤须保持开放,随时注意外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3. 找寻新出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上,消除它,并重建意识的和谐;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状况,包括自己在内,探讨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目标,寻求不同的解决之道。
人生各种状况都可能成为成长的契机。
如何找出变通的策略?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出入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
外来的力量无法决定困境能否转变成乐趣。一个健康、富有、强壮、有权力的人,在控制自己的意识上,并不见得比一个疾病缠身、贫穷、衰弱、受尽迫害的人更有胜算。
“自得其乐的自我”倾向于把潜在的威胁解释成充满乐趣的挑战,因此得以维持内在的和谐。
自得其乐的自我办可能发展成精神熵的体验转变成新流的几点归纳:
1. 确立目标。 要体验心流,先得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一个具备自得其乐的自我的人,会干净利落、镇定自若的做出选择。
一个人有没有自得其乐的自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自得其乐的人知道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并不是什么随机效应,也不是外来力量所造成的。
2. 全神贯注。选定行动体系以后,具备自得其乐性格的人,就会一头扎进他所做的事情里,把注意力投注于手头的工作上。
3. 避免过于自我。侯璐需要专心,保持投入更要不断专注。自得其乐的自我能维系投入的状态,会把注意力投注在互动关系上,不为自我烦恼。
4. 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拥有自得其乐的自我,能够学会确认目标、培养技巧、接收回馈,并懂得如何投入和参与,即使客观情况极为不利,也仍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从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它,整个人串联成具有一贯目标的大心流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