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之路
谈谈对概念的理解

谈谈对概念的理解

作者: fatfatEddy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3:51 被阅读421次

目录:


方法1中的每个不同的A提供
更多视角让我们观察到每个A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方法2中的每个A没有提供任何视角。

当我们学习任何东西时,通过观察许多不同的案例,我们开始凭直觉知道什么才是本质,甚至打造出我们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

当我们闯入一个新领域时,我们不应该只是采用一种方法或者最佳策略。我们应该挖掘很多不同的方法,解构每一个方法,然后互相比较和对照

这将帮助我们发现最基本的原理。


方法2:类比,推理,联想


抽象:

什么是抽象?

心理学中的定义:把物体的大量的固有属性进行分离的一个行为或者过程,其中我们把单一的个体当成观察和思考的对象。

“在抽象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从大量凌乱的不重要的细节中移开,而仅仅关注于某类事物的共同特性。抽象就是一个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性、忽视其他特性的过程。” ---哈莱克


抽象的好处:

越深层次的,越抽象的知识越容易进行迁移.


为什么越抽象的知识越越容易进行迁移,理解与记忆?

1.能够满足大脑的需求:

  •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 找出逻辑关系

2.由于处于较高层次上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而且它们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因而也更容易记住. ------<金字塔原理>


概括:

“对于大脑思维,需要尽最大努力抽象化它的想法,尽早把最相近的或者临时想到的想法转变成综合性的概念。” --- 布林布诺克

有了很多高阶、抽象的概念后,我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会上升一个档次。

“我们把具有相似特性的所有物体,划分为一个种属或者类别。如果一些物体属于某一种或者类别,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这些物体都具有某些共同特性。” --- 哈莱克


命名:

什么是命名?

命名指代的是“一个取名或者选定名字的行为”,方便交流。

小启示:

一些哲学家认为名字是表达我们对事物的想法的标记,而不是事物本身。

很多教导逻辑思维的书,一开始都会告诉我们先要搞清定义(自己提出的或者他人提出的),不然很容易在交流的时候(谈话或看书),出现一种情况:大家好像谈论的是同一个东西,但事实上你们在各说各的。


参考list:

  • 《金字塔原理》
  • 《逻辑十九讲》
  • 《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对概念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v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