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岛上书店】

加布瑞埃拉.泽文 著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爱情。
没有很动人。
也没有很现实。
说实在,这是本不大有趣,也不那么无趣的书。
AJ是小岛上的书店老板,妻子早逝,小岛上因一个女婴玛雅的出现而变得丰富多彩些,而女售书员阿米莉亚的闯入让主人公JK的人生变得充实。
一场关于爱的故事。
一个关于书与人的故事。
最喜欢的细节,就是玛雅的健康成长。
这个小女孩,本是因父母的过错而到这个世界,却因JK,妻姐和许多人的爱和陪伴健康,快乐。
而最动人的画面,无疑是JK的手术抉择。
再多的钱,只能延缓一点点时间,家人也选择了让JK多看看这个世界。
而可怕的失语症,所有的倒退衰弱,慢慢回归婴儿状态,JK最终辞别所有。
妻姐接管了书店,让爱与希望在小岛持续。
花很长时间,读完一本不那么喜爱的书,多少有点浪费。
但听说这是本很受欢迎的书。
也许有些价值,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吧。
【棋王】
棋王是投入到搭个火车也可以席地摆棋的。
他的棋谱在脑里,不用借助什么外界条件也可以走的。
真是痴人!
但我更佩服他那份勇气,一定程度上,我对某些事也痴狂,但还是太在乎熟人的眼光,在乎时间地点,连学习都没有勇气。
阿城写棋王,说的一句,“为什么写棋就一定要会下棋呢?”
对呀,不然要作家做什么?
作家更多的是综合扩展,帮别人做想象工作或总结工作。
【小城之春】
讲的是三角恋的关系,一边是丈夫的朋友,自己的初恋。一边是没有感情的丈夫。
克制而奔放的情意,在最后,放弃,选择了责任。
都说阿城写故事很简洁。
其实没太多感受。
但关于情爱,婚姻,真的就注定会错过什么吗?
我已年长,但仍愿相信,有一种爱情,只是爱情。
【翻译官】
繆娟 著
听朋友说过,感谢曾经的一段感情,让她成长很多。
这本书,也是关于一段感情,关于成长,也关于坚持。
里面有太多关于性爱的细节,关于写作,我还是很含蓄,从前的文风不敢写这些想象,但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性质的事儿,把所有内心不敢的东西用艺术形式去张扬,反而更好。
老掉牙的故事,寒门女与富家子弟相爱,重重阻碍,最终情感战胜了所有,包括不能怀孕的问题,父母的阻挠等等。
男人是纵欲的。
女人是忠贞的。
在身体上。
我不知道为什么女人与男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理反差,我也不确定小说是真实还是构造,对于性别反差的不公平。
一份事业心,一个梦想,总要有人愿意去拉你一把,你才能在你想走的轨迹上更开阔些。
那是初遇爱情的小女生有的境遇,岁月和身份给了其他更多不可能的设定。
我喜欢程家阳说的一句,大概是:因为上天从我们身上夺去一些,我才能确定我们现在的幸运是如此实在的。
上天,总是相对公平的。
我们的苦难,是幸福的来源。
读这本小说,我本是想了解翻译官的生活。原来,语言只是一门技能,这是随处可见的事儿。随意一个外语有关行业会被扼杀外语锻炼机会。
原来,真正的翻译,外交官,考的是临场应变,幽默等能力。
当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但能否遇到有人愿为你拉线,便决定了你的成长力,和你在这个社会在自己方向上发展的能力。
我不知道人要怎样变得有趣些,才能足够让对方看重并指引,在非情侣关系的前提下。
我确实是个足够无趣的人,不知道取悦自己,或是别人。
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吧,我只记得,关于翻译,菲做了很多工作,很多类型,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所有努力都是一点点积累和成长的,也有过难堪和尴尬,但进步也是一点点的。
人的灵魂在一块儿时,是可以相互感知对方的。
这是真的吗?
我不知道,但我和妹妹有过类似的感受。
喜欢廖娟的这小说,比其他小说更容易读下去,很能调动情绪,悲伤的时候不会絮絮叨叨,光是看动作什么的就能有同感了。
很奇怪,也是叙事,然后,感觉真的挺好。
一点点去验证猜想,或是突然知道某事,那种感动,悲伤,淡淡的,很好。
其实这本书最占分数的,是语言和心理的反差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也是),两个人,都有委屈,心理不同,表面的误会那么多,很多人就坚持不到最后,可是男女主角做到了,哥哥,朋友的存在,恰是一种陪衬。
这本书,让人找到了爱的力量和勇气。
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爱情,那难以捉摸的对方心理。
作者很聪明地用了日记体,两个角色都是第一人称的转换,很好地引出双方的情绪。
富家子与穷困女,生活的痕迹造成的心理落差在彼此心里扎根,所以产生的强烈自尊与矛盾。其实,文人雅士与思想贫瘠的人之间差距也是一样的。只是时间问题,都能解决,靠机遇与努力。
我开始觉得,上帝是有趣的,他设置一道道题,等我们去克服难关,有时简单有时难,考卷一张过一张,十几年一轮回,能不能通关,看我们自己了。
我想,一份真挚的爱情,是需要志同道合的。
所以回家的时候可以一起聊聊翻译的烦恼和困惑,我记得我和他,他打游戏,我说着在上班的欢愉与囧事,他嫌我一天说个不停。要知道,像那会,我那么内向的人,愿意倾述的对象,可以放心依赖的人,只有他。他和我说工作上的问题,他总是得理不饶人,我本着耐心性子劝了几句,到最后,我也累了。
我们的感情,从最初就不契合的。
只是初次遇到爱情的我,以为爱情都是这样,以为“没有人真正意义追过我”,说明了我的自卑是那么理所当然正确着,能得到爱情早已是那么难能可贵。
当我看这本书时,小姨过来了,我没去搭话,全神贯注地,依旧翻页,我想,我其实挺服小姨的,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转移注意力”这方面都是挺迅速的,不像我,迟迟没办法转变状态,这该是,很小就积累的好习惯。
其实,关于生活,才是值得反思的部分。
我的未来,能否走上语言正轨,我不知道。
但我的未来,一定不能只为了语言而活,还得,有点意思,那是一定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有趣的。
【王子与贫儿】
枯燥的语言,多少读不下去的感觉。
直到读完整本,闭合,看到【马克吐温】的名字,原来,这是著作!
好吧,不是写小说的译者是难以翻译出文字的灵动性的。
话是如此,但我确是被情节弄哭了好几次呢。
对于王子来说,他习惯了所有人民的卑弓屈膝,习惯了命令,却突然要面临外界的不友好与嘲笑怒骂。
每个人都是王子,每个人也是贫民。
在一切措手不及中学着游刃有余,却始终还要回到原点,放开不属于你的一切。
但相信,再回来,已经更好了。
朗读者中,余华有句话,自己文字的灵感都来源于故乡。
在故乡的时候,不觉得怎么好,只有走出去之后,才能懂得珍惜,带回更好的东西。
【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汤雄著 李燕娥/钟兴宝/顾金凤
以前就是分不清宋几姐妹,直到今天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宋庆龄是孙中山妻子,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妻子。
温润如玉,大概就是书中所说,宋庆龄那样体贴地对身边每个人,关心每个人的需要。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漠不关心所有身边的人和事,有时候因为别人烦扰我还会脾气暴躁,当然,没有直接发火,只是酝酿情绪中。但对于狗狗的卫生习惯,我总是轻易发火,烦一次,打TA一次。对于爸爸的马虎行为,挑剔地直接不给情面怂他,我开始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暴躁起来。
我以前的好脾气呢?
不知道,我不能这样无视生活,还要责难于生活!
看到宋庆龄的相片,真的不美,不像我想象那般有气质。
但她的贡献,真的很震撼人心。
在那样随处可见的谋杀危机里,她躲过一劫又一劫,坚持战斗,在那个战乱年代,用平和与宽容教会女佣识人,给女佣机会出彩,也给女佣机会创造美好未来。
那时她拮据,多的钱,是她写作所得,却慷慨解囊,为周边每个需要的人。
钱,在她那里,用得最值,充满幸福感。
【相约热带丛林…一对美国夫妇的冒险生活】
张承虎 莫岳谷
摄影师马丁的冒险故事。
读的时候,惊恐,但又羡慕。
这是有意思的故事,但在最后,马丁出事故,马丁妻子得了精神病,喝酒,郁郁寡欢,59岁终结一生。
人总要有点寄托,才能贲出生活的味道来。
否则,一辈子就剩那么个躯体,与剩下荒废人生相耗。
我想起某人来,借酒度日,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他已失去了原本的热情,离酒半天,他便难受,他的状态,经常是那样跌跌撞撞,他的身上,总是伤痕累累。他变得太知道他要什么,却不再顾及要给别人什么了。
想起他来,绝望一点点渗开。
我努力在书中读出“我向往的生活”,深入割头部落,不,拿生命去好奇真不觉得值得!猛兽毒蛇大作战,不,死也要死得好看些,不要被那么恐怖的东西围绕!
我最向往,那可爱的猴子,和人一样,有手脚,灵动,活泼!
从早年看到猴子作稽时,便很想拥有一只。
这可能性很小呢。
我喜欢的动物很多,想养的却从来只有猴子。
我想冒险的世界很大,却总是那样都是人造设施而非野外求生。
我想从书中找到我“旅游”的目的,然而没有,我真的不太有勇气去与大自然的毒辣做抗争。
但,我欣赏野外冒险时的马丁妻子,她会开飞机,会捕猎,我也特别喜欢马丁的敢作敢为,钱不够,借,凑,请投资,拍电影,总有办法,但前提是,他拍照技术真不错,##歌唱得真好,这无疑为“穷游”提供了一条引导路线,摄像设备不够好,就想办法升级,这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正确方式。
很羡慕他们的爱情,他把她拍在爱里了。
从马丁语录里,对妻子的赞赏,我知道,拍照,先是心里有美,才能拍出美的。
这是对爱情的真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