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引:小学生写作训练10“动笔”且慢,“立意”当先。

转引:小学生写作训练10“动笔”且慢,“立意”当先。

作者: 唐苇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20:28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立意?特级教师王有声在一篇文章中写他辅导一位同学作文时说,每次作文都写新内容才好,不能看到题目就动手。看到题目最少10分钟内不能动笔,这时主要是动脑子,这叫构思。一般说构思分四步: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迈出了这四步,才能开始写。可见看到题“动笔”且慢,“立意”当先。

立意,又称确立主题,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任何一篇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者表明自己称赞什么?反对什么?或者表明自己爱什么?恨什么?有的讲述某种道理、有的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

2、中心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中心思想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细心观察、体验,对所得的材料进行分解、思考、归纳而形成的,需从大量的生活材料中去提炼。

如看到有人随便扔掉大块馍、倒掉米饭、扔掉那些半新的衣服,就应该思考这种行为是应该称赞还是反对。从而形成一个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思想认识,这便可以作为你今后写作这方面文章的一个中心或主题。

再如,看到父母为了子女或自己的工作调动请客送礼,或者是看到自己当官的父母收受别人送来的礼物时,应该想想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不良现象,应该坚决杜绝这一现象,端正社会风气。

3、常见的毛病

①中心(观点)不正确

例9: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了在学校食堂买饭时,有的同学老插队,有的同学站在卖饭的窗口一个人替十几个人买饭,后面排队的同学越排越靠后,于是作者发出了“老实人吃亏”的感慨,并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

作者写这篇文章就表现了“老实人吃亏”这一观点,告诫大家以后别做老实人,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②中心不明确,不集中

如果我们把一些建筑材料胡乱地堆积在一起,就不能称其为建筑物。写文章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人物所有的事,或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一股脑儿写下来。这样就会犯中心不明确的错误。

例10:《我的爸爸》一文

我的爸爸是工人,他很爱学习,也很爱看电视。一次,他想看球赛,而我呢,想看动画片。我和爸爸争起来了,我争不过他,只好依了他,因为他胳膊粗,力气大,我怎能敢不让着他呢?

我的爸爸爱抽烟。晚饭后,他架起二郎腿,喷云吐雾。他在工厂里人缘混得不错,一有事,几个徒弟都来帮忙。他的徒弟有良心。在家里,爸爸一说话就大嗓门儿,震得小屋嗡嗡响。有时吓得我打哆嗦。干吗那么厉害呀?有话不会好好说吗?

这几天,爸爸搞起革新来了,人都累瘦了,瘦了一圈儿。过去我常生爸爸的气,现在我心疼他了。

〈本文到底写爸爸哪方面的品质?很不明确〉

如果一篇文章它的头绪多了,再分不清主次,突不出重点,中心就不会集中。

练习设计:根据下面几篇文章的题目,想想写这几篇文章应该注意些什么?确立怎样一个中心。

Ⅰ、《我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这个题目要求写四季中的一个季节的───。要突出一个──字,准备表现得中心是────。

Ⅱ、《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这篇文章的题目要求用第──人称写。所写的事一定要───。准备确立的中心是─────────。

Ⅲ、《我的理想》

准备确立的中心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引:小学生写作训练10“动笔”且慢,“立意”当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cs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