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寒
在大多数人眼里,留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无外乎是外语水平优秀,家境好,整天活跃于各社交圈子,满世界旅行等。但真正进入留学圈,才发现外表的光鲜无以掩盖背后的心酸与付出。俺来也采访了几位留美的学生,听他们讲述留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来不做饭也能变大厨
就从饮食来说,美国人的吃喝与中国式大相径庭。留学于南加州大学的韩同学谈道,在长途飞机上吃的几顿美式套餐让我的胃感觉很不舒服,到洛杉矶后不久我就奔向亚洲超市,回家做了糖醋排骨、下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对留学生来说,西红柿炒鸡蛋应该是一道有故事的菜。不但方便易操作,还带着家乡的味道,更是南北皆宜的菜肴。对习惯中餐的学生来说,冰箱里的西红柿是常驻之客。
美国街上的甜甜圈、谷物麦片、各种做法的薯条、煎蛋卷、烤薄饼,乍一看形式多样颜色诱人,实际上都是高油高热量的食物。这对刚到美国的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题。有些人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了美国后无奈生活所迫也学起做菜来。

自己做饭除了能更符合自己对食物的要求之外,还有更省钱的优点。一般的留学生一周下一次馆子,每次消费10刀至100刀不等。因为在外吃饭需要付服务生小费,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在美国,服务生基本靠小费生活,小费的比例一般在15%到20%不等,如果不给或是介意这笔支出,可能与美国餐饮习惯格格不入。
除了学费,房租成了留学的大开销
和国内的学校不同,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学要求研究生在外租房,或是提供的宿舍床位很少需要竞争。对本科生而言,前两年可能要求住校,后两年选择余地较大,可以选择和异性、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居住;对研究生来说,找房子的难度堪比选校。
在波士顿大学学习传媒的李同学说,在波士顿寸土寸金的地方,1200刀(人民币8200元左右)只能在学校周围3公里租到一间客厅,而且这样的房源还需要手速,得从中介或是房东那里抢的快才能定下来。房租之高,更不提纽约、洛杉矶这类的大城市了。

为了节省房租,美国留学生活还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厅长”,指的是住在客厅里的租客。一般来说,留学生在美国租studio(没有客厅,性价比较高租金较高)、townhouse(楼上楼下两层)、1b1b(一间卧室一间洗手间)和2b2b(两间卧室两间洗手间)。除了studio外,其他的客厅相对较大,合租的留学生一般都会考虑找厅长分担房租。
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高铁,没有地铁,美国大部分学校坐落在村里。这里的村更多指交通不方便,周围高楼大厦少,购物选择少。没有自己买辆车代驾,每天只能过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
美国人出行多是飞机,就连铁路也是很不方便。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动辄就要100刀,凌晨或者半夜的车是30刀左右,但时间都是4小时。这对想在美国境内游玩的朋友来说,时间成本有些高,让人不禁怀念国内的高铁,价格适中,转车方便。
开车不仅方便上下学,还能去城市周边逛逛。在范德堡大学留学的余同学说,公交车次不如国内的多,而且时间间隔大,有时候赶着时间出门只能打uber或者lyft。如果自己开车,可以更加灵活而且周末能去周边的公园郊游,放松一下。

也有人说,车是享受生活一族的必需品,平时若是只上下学、逛逛超市、打打兼职,完全可以用不上车。毕竟油钱、保养车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来美国生活不仅需要语言能力,更是要对美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外生活,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必需,了解烹饪常识、拿到驾照、熟悉美国的派对文化等等。留学数年,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