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二)

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二)

作者: 柏折不挠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2:54 被阅读0次

从曹操多次发布的求贤令以及曹操所用之人,我们可以总结几点曹操的用人之道。1)注重实学,实至名归。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其所长,为我所用,而空谈阔论,似乎更适合做学问,而不宜用于经世济国。举一个例子,祢衡,我们可以说是一名狂士,从他的一句话“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就可以看出来。孔文举是谁呢?就是我们熟知的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杨德祖就是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所以这两者都是当世的名士,而祢衡以此呼之,实际上我们也并没有在史料中见到其真才实学,除了有个裸衣击鼓骂曹操,并未见其能也。这样能夸海口的人,并不符合曹操的用人原则,所以为避免某一天被狂士激怒,落得杀名士的名声,曹操推荐给了刘表,刘表也受不了这哥们之狂,于是给了手下的将军黄祖,而终为祖所杀。2)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抓大放小。司马光在其编著的《资治通鉴》上有如下论述: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三国杀中的郭嘉形象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的人实在如凤毛麟角,曹操能打破这一完美人才观的束缚,取人所长。如其在求贤令中所言:“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这里面的陈平有着“盗嫂受金”的名声,私德并不是太好,也是为人诟病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多次出奇计,助刘邦,比如解白登之围,使刘邦从匈奴之手脱险。曹操也是秉持这种用人之法,唯才是举,而不是揪着道德不放,所以许多出身底层,私德并不是非常好的人,曹操能够正确区分,抓大放小,所以这喜人在曹操这里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学。例如他的首席大谋士郭嘉郭奉孝,我们读三国知道郭嘉的厉害之处,几乎是算无遗策,但是郭嘉有个毛病,行为很不检点,大概是嗜睡、好酒、好色等问题,被陈群当庭检举,然而曹操却不在意这些小节,他看重的郭嘉的大才,所以郭嘉在曹操的霸业中立功颇多,可惜英年早逝。3)招降纳叛,一视同仁。东汉末年,乱世悠悠,将领名士各为其主,主公灭国后,这些人的去留与生死无疑是对胜利者的考验。最有名的例子是曹操与袁绍争霸中,袁绍手下的谋士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骂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后来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陈琳没有被严惩,却被曹操收入麾下,曹操仅仅开玩笑说‘辱我足矣,奈何辱我祖?’不能不说他的容人胸怀。还有其他许多名将,例如徐晃、于禁、张辽、文聘、张郃、庞德等等,无不是从败军中降服,而在曹操这里都成为名将。4)打破世家大族垄断,不论“贵贱”,皆有所用。其手下,无论是门阀世家,如荀彧叔侄为代表的颍川大族,还是出身普通的将领如典韦、许褚,甚至不是自己阵营的人,曹操也有识人之明,例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其他诸侯皆不以为意,只有他晚上单独置酒拜会,还有后面关羽因刘备战败而投降曹操,受到曹操的非一般礼遇,明知道无法使得关羽真心投降,依然不减其心;刘备落拓时,天下人皆以其为“织席贩履”之辈,他却与之“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提出“唯使君与操耳”的惊人结论,惊得刘备手里拿的筷子都掉了。可惜刘备是世之枭雄,不会久在人下。

老版三国曹操剧照

再分析下刘备和孙权:

首先,如前文所说,刘备是负有“人和”之名,而非用人之明。你看,他的早期追随者,关张赵等武将,可以说是万人敌之猛将,孙乾、糜竺、糜芳等文士,治理县域有余,却不足以辅佐天下,刘备甚至一直都没意识到缺少“大才”的问题,直到遇到徐庶,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才有了大局观,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但即便如此,“三顾”之后,也没有再看到他求才的其他表现,所以从这方面上说,刘备缺乏人才大局观,而诸葛亮过于耀眼,掩盖了其他人的才能,最终导致蜀国人才凋零。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看出,他列出的人才,并不为人所知,诸葛亮北伐时,老将慢慢殒去,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不能不说这些其实是从刘备时代留下的隐病。

三顾茅庐

再者孙权,在三国中,孙权相比于曹操和刘备而言,他的存在感最低,为什么呢?东吴主要是依靠孙坚和孙策打下江山,所以孙权的角色更像是守成,说白了就是白捡父兄的便宜。另外在文治武功上,他也没有亮眼的成绩,我们可以从他的战绩中看出,每次只要是他亲征的战役,必然最后就是失败,例如多次出兵合肥,均折戟在那里。但是也不是说他没有用人之能,赤壁之战,力排众议,以周瑜为大都督,联刘抗曹,大破曹操;夷陵之战,起用陆逊,火烧三百里联营而败刘备。所以,孙权并不是创业之人,因而在用人方面也没法跟几乎白手起家、身经百战而创业成功的曹操相比。

古往今来,历史兴衰、事业成败无不取决人才,所以正确的人才观与用人观尤显得难能可贵。曹操,无疑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相关文章

  • 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二)

    从曹操多次发布的求贤令以及曹操所用之人,我们可以总结几点曹操的用人之道。1)注重实学,实至名归。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

  • 三国时期曹操最怕的不是刘备,孙权这些人,而是他

    在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曹操不多说,号称百万虎狼之师,孙权占据江东,固有天险之称,而刘备独占蜀地,也让...

  • 《三国》: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方式就是成就对方

    在三国故事当中,曹操、刘备与孙权三人的用人留人之法各有区别,曹操善激励、孙权善授权、刘备善收心!不管是桃园与...

  • 官渡之战——曹操

    相比大家都知道曹操是谁吧,对,他就是三国中的魏国的国军,说三国,一提就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是三个比较出名的人,今...

  • 三国人物之 曹操 (用人篇)

    俗话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的三国,曹操、刘备、孙权争夺统治权,“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假设三国中的三位国君都不是好出身

    三国中的三位国君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咱们先来说说曹操,曹操是个宦官出身,他的爸爸原本姓夏侯,但是做了一个姓曹的...

  • 细说三国07:东吴创业史

    我们常常说的“三国”,指的是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汉,以及孙权的吴国。 前面我们聊了曹操,聊了刘备,那么吴国的孙权,...

  • 赤壁之战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然后骑虎难下,去追杀刘备,然后刘备逃到了孙权那里,曹操的谋臣都说,孙权会杀死刘备...

  • 从人主到君主的距离

    三国中的为人主者有三个,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主各有特点,刘备是人主也是仁主,为人忠厚善良,不妒人才且爱惜善用...

  • 在危机中看到转机 (脑洞大开玩练)

    三国演义中有个片段叫做曹操败走华容道,当时曹操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孙权和刘备的实力加起来也赶不上一个曹操,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中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ex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