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做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

不做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

作者: 落雨飞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07:59 被阅读0次

武志红老师指出,在父母的严苛管控下训练出的孩子,是很难具备天才级的创造力,因为父母的入侵会激发孩子的反弹,结果孩子会在自我1(即意识层面)构建自我保护之墙,而且孩子的很多能量会被耗损在于父母的对抗中,于是不能体会到当他们忠于自己内心时的感觉。我想这也是由于父母的入侵在很多时候刺激他们在意识层面不能放松,那就没有办法体会在意识层面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去聆听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即感受到自己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存在。

我们听说过太多有关于家长望子成材心切,逼迫孩子学习一些他们认为应该学习的技能,而不是基于孩子自身的兴趣出发;或者是有些家长稍微做得好一些,能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他们自己想学的技能,比如钢琴,舞蹈,但在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家长又太过于严苛和控制,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兴趣,最后反而责备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三分钟热度。孩子在学习中是需要一个能够自己掌控的空间,让他们身处其中能够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并获得那一份掌控感。家长其实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而对其中的细节交由孩子自行处理,我想这样就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的宝宝现在快两岁了,在陪伴他成长的路上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孩子虽然还很小,但却很有自己的主见。他想做的事情或是玩的玩具要是我们强加干涉,他就会很生气,用脱鞋子、脱袜子这样的一些举动来表示他的不满。刚开始我看着他的这些行为我也很生气,觉得他怎么这么不乖,还要发脾气,也可能是自己潜意识层面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受到了威胁,所以会忍不住想对孩子发脾气并拿出家长的权威来制止他的这些行为。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处理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每次发脾气的哭闹反而愈演愈烈。我慢慢的冷静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其实他们能有这样的反应就是因为他们正在玩的东西受到了干扰,大人对他们的控制让他们觉得生气,他们只是想要单纯的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已。所以,我现在还是会尽量去接受并理解孩子的情绪,也会欣赏孩子在做的事情并和孩子一起发现其中的快乐。虽然他现在还太小,听不懂道理,但我也会尽量去讲给他听,就像他能够听得懂的那般。我想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磨炼我们耐心程度的过程,要真正做到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对孩子的成长过于干预。用心呵护孩子属于他们自身可以把控的小空间,在不违背大的原则前提下,任由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也尽量提醒自己不要去做过于控制和干涉孩子的家长。

相关文章

  • 不做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

    武志红老师指出,在父母的严苛管控下训练出的孩子,是很难具备天才级的创造力,因为父母的入侵会激发孩子的反弹,结果孩子...

  • 每日三正9.9

    1.父母过度严厉,孩子要么叛逆要么退缩;当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实际是父母控制孩子,也允许孩子控制父母,孩子也会变成控...

  • 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就是控制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过度的控制, 父母过度的干涉, 会让孩子有窒息的感觉, 这...

  • D37 心理两三声 | 原生家庭

    ✨很多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说:“这都是为你好”!适度尚可,倘若过度,则就成了操控性父母。 ✨过度控制孩子言行等,孩子会...

  • 育儿点滴(十七)

    1、父母的控制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没有担当和没有责任心。 2、父母的控制是最坏的教育。过度包办即是控制。 3、玩耍是孩...

  • 父母对孩子好,小心控制过度!

    300天读书打卡第297天 《自驱型成长》 1. 原文重点摘录: 我们通过研究知道,就算孩子在一个领域中没有控制感...

  • 《父母的觉醒》摘要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觉醒的主要表现是盲目地对孩子的言行作出反应,情绪失控,消极抵触,控制欲,过度反应,过度关...

  • 和善而坚定(一)

    大人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

  •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之感悟

    原生家庭之伤的第四种类型: 情感之伤 情感之伤有四个范畴: 1:过度控制。顾名思义,过度控制指的是父母对孩子情感,...

  •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主性?

    想要提升孩子的自主性,首要的任务便是父母要转变教养理念; 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控制,不放任,也不包办,将行为控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k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