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中国当代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被称为民国临水照花人,所以一直备受关注。本人也是文学类书籍的张迷。
年轻时的张爱玲,纠缠于尘世的纷纷扰扰,而晚年的张爱玲,定居在美国,以她对尘世的决绝,保持了一种神秘感。
想要采访到晚年的张爱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唯一采访到张爱玲的水晶,也是被拒绝两次,才获得 了采访的机会。而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插曲。
在当时,同在美国的女作家戴文采也希望能采访张爱玲,然后写出一篇可以一鸣惊人的报道。但她却没有水晶的幸运。以张爱玲女士晚年的性格便不难想象戴文采多次失望且打道回府的结局。
在被拒绝后,戴文采干脆采取了迂回的策略,搬到了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旁,做了张爱玲的邻居,与台湾的联合报打算写一篇名为侧写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之后在此毫不犹豫的拒绝,让她这个计划一直无法开展。
此时的戴文采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她去翻张爱玲的垃圾箱,细细的收拾整理,根据里面废纸上的一些只言片语和自己的想象来进行了"创作",写出了一篇长文,叫做我的邻居张爱玲。稿子完成之后,"联合报"的主编非常震惊,实在不会想到戴文采如此的没有底线去窥探一位著名女作家隐私,对这种低劣的行为非常不齿,于是便拒绝刊发。
戴文采自然是不死心,转而把稿子发给了“联合报”的对手“中国时报”,中国时报也拒绝了,辗转了多家刊物后,最终在北美的一个不太知名的小报上发表。但即便如此,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戴文采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一鸣惊人!
1995年张爱玲逝世后,这件事才逐渐被淡忘了。
在当时,一些人想借着张爱玲的名头一鸣惊人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行为已经触及到了他人的底线,戴文采却是因为翻垃圾箱而出名,但在此后的时间里,无论她怎么辩解,他本人每次被人提及时,总是和张爱玲的垃圾箱联系起来,不知道这时她会是什么感想呢。
借着名人提升自己,也不算是世所不容,只是还是需要底线的,无底线的方式方法,真是最大的悲哀了。
小弟写自己所喜欢的,望各位读者能多有交流呢。张体文章,最近小弟在读,写些感想,分享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