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1、需求评审是什么
需求评审不仅仅是流程中的一个环节。需求评审串起了前期的需求收集和分析,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以及后续项目落地实施的计划管理等各个方面。
2、需求评审的受众与目的
(1)向需求方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详述自己对需求的理解和分析,明确自己的需求分析与他们的原始期望是一致的。
(2)向实现需求的团队(设计、研发、测试)说清楚需求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交代为什么要做。
(3)向需求方交代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如何出现在用户场景中,产生什么关系,发生什么变化。
(4)向实现团队交代清楚产品解决方案。要做什么东西,怎样运转,有什么特性。
3、需求评审与会人员,安排议程
需求方:2B是业务或运营团队,2C通常由产品经理本身充当。
实现方:设计、研发、算法、测试、运维。
如果一次串讲,既能与需求方达成一致,也向实现方交代了背景;既能让需求方明白产品方案,也可以让实现方清楚特性列表,那就一次性搞定。
如果有实际情况(如开发团队外包)或者有流程障碍(如产品方案实现细节的讨论冗长且专业),那就根据具体情况去拆分会议。
结合目标来安排议程,通常先讲业务,再讲方案。
4、提前准备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应该是凯旋的钟声,而不是冲锋的号角。
会前沟通:一般是小范围的,针对一些细节点深入、频繁地与具体的相关人员交换信息,达成一致。包括业务部门和工程师。这样,评审流程中可能发生分歧的点都考虑到并且进行过讨论,不会让与会人员感到“意外”。
提前发出材料:提前让大家熟悉一下评审内容。产品经理需要一对一跟进,意识到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内容,然后非常具体地指出来,再让对方去提前读。材料一定要专业和严谨,让大家在潜意识里重视起来。
准备材料和议程:材料至少包括需求文档,议程至少包括讲业务、讲实现、评审讨论。大规模需求评审还需要准备幻灯片。和项目启动会一起开,还需要准备项目计划。
HOW
1、换位思考
知识的诅咒:当一个人拥有某种知识之后,就很难想象和模拟出不知道它时的状态。
做宣讲或者评审需求的时候,要像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一样,把自己放到听众的上下文中去,把来龙去脉讲清楚。尽可能从所有人都了解的背景开始讲,逐渐向外延伸,像讲故事一样。(大部分人听到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时会有安全感,以此为基础延伸开来,才能让听众感到踏实和好奇,摆脱知识的诅咒。)
2、不要强迫,要用“具体”来吸引
与其对着文档照本宣科,不如从场景和故事出发(此处可以用一些技巧,例如动画),用具体的案例来跟通知沟通。先整体地介绍业务,大的逻辑和背景,然后用一个实际的业务案例把相关的功能和流程串讲一遍,最后回到文档本身,把需求文档从头到尾过一遍。
3、用态度感染
产品经理在评审时一定要有信心,并且在评审过程中传递这样的信心。自信者,人恒信之。除了日常建立的影响力和信任之外,在评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念和气势也非常重要。没人愿意跟软蛋合作,尤其是产品经理。
4、不要为了赢而争吵
不要因为是在自己的舞台上,就为了捍卫自己而争吵。产品经理要对自己的情绪活动敏感,当意识到是因为自尊而开启战斗模式的时候,需要尽快刹车。
发生冲突时,及时摁住情绪,把态度描述忽略掉,用陈述句去复述提问人的意思。“所以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我理解一下,你是想说...”。用这样的风格不断复述的同时,可以引导他把问题背后的问题说出来。这个过程的目的是通过他的反对找到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赢得争论。另外还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引导对方回到冷静讨论的范围,而不是继续抬杠。不要让情绪影响了判断,更不要让赢得争吵取代做好产品成为你的评审目标。
如果没能控制好情绪,或者发现陷入细节无法自拔了,一定要有礼貌地喊停,先搁置争议继续后面的内容,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时间。
PS:小公司、创业团队可以没有大型需求评审会议,但最好有需求评审的过程。可能是跟工程师小范围的需求串讲,也可能是产品经理自己在脑海中对自己的一次模拟评审。
这是黄西西的第3篇产品笔记。上课需要做笔记哦,learn from邱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