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冯叔
这段时间冯叔不停接到粉丝提问:
“中美关系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国内房价会不会大跌?我们买的房子,不会缩水吧?”
24日,中方撤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运行许可。200余位工作人员,两天之内紧急撤离。
今晨,成都美领事馆降旗。
网友评论:
据说,撤离当天夜间,5辆集装箱吊装车辆前来搬运物资,内含卫星通信系统等重要设备。
200人何以使用5个集装箱的办公设备,而且是卫星通信设备?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冯叔只说说经济和房价。
01丨经济形态翻页2020再也回不去了
中国的地产市场紧密依靠政策导向,二三线城市在今年经历了严格调控,价格变化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使很多出口项目被迫停止,大量过剩商品转移到国内市场。2020年之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回不去了。
这预示着国民消费水平将提升,更多钱会花到消费品上,而不是花在不动产上。
因此,房价趋于平稳,“走慢牛”是大趋势,二线城市过热的房价,必会继续受到压制,甚至有些城市的个别区域已经出现降价和倒挂。
10年前,中国大量增发货币,企业快速融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积累财富,城市面貌得以提升,基础设施大面积改善。
房价快速增长,及大量中产阶级在这一阶段产生,阶层跃迁的快感弥漫在百姓中间。
但是这样超发的时间并不长。
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房产的过剩,中国的融资杠杆,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房地产由卖家市场转向买家市场,各大地产商纷纷开展多元化业务以求自救。
02丨房价是消费地标与社会稳定相关联
近几年,很多人学会了投资,学会了炒房子。
年轻人为了买房恨不得不吃不喝地攒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房价过高,需求会被普遍压制,人很容易从慷慨变得吝啬,不仅房子成交受阻,所有消费品都将面临过剩危机。中国的发展强烈依靠人口,国家经济自然就疲软不堪。
这样来看,房价就是价值地标。房价高,消费就少,房价低,消费就多。
所以未来房价不会大涨,这是大趋势。
本月24日,韩正副总理主持房地产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城领导参加。
会上明确提出:“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些政策,意义之一是调控价格。
另外,会议中提出的“内循环的经济形态”,在1950年代中期到1978年也存在过,但区别在于,那时候的房屋产品极度稀缺,就算有房子住,面积也很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都有“睡觉伸不开腿”的居民记忆。
那时候大家都没钱,房子又少又便宜、价格很稳定,呈现出的是逆城市化。
现在,大家有钱了,就算经济不好,房子的投资属性依然存在,我们希望房价稳定不跌。
——房价是心理锚,慢涨不跌,能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
03丨全球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内需问题
成都美领馆的撤离事件,无疑是一种羞辱和对民众意志的打击。
但截至今年6月30日,美国已有超过3600家企业申请破产保护,比去年同期激增26%。
如一定要对比,美国的形势恐怕更加严峻。疫情不退,破产就会上升。
再对比于依赖国际出口的韩国,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3.3%,一季度环比负增长1.4%,受到疫情的直接打击明显,经济进入衰退期。
也就是说,中国如果能够将大量消费顺利转向国内,那么抗击打能力就能得到保证,房价依然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总结起来,未来国内的房价将慢涨不跌,对刚需人群友好。
尤其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上车是个好时机。
同时,在经济下滑期间,所有人回归生活,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_end_
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