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道的浅思

作者: 管锥一见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19:00 被阅读79次

思维没有边界,想象获得自由。

我们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者器物,一者悟道。道不仅指做人之道,还包括万物运行之道。自然界的万物之运行之道与人类社会的运行之道是有相通处的。比如有两句古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两句就认识到我们个体的人同海里游的鱼和天空飞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认识到自由是我们人所渴望的。

圣贤悟道能把事理和心理悟得有机的结合。这个是聪明之处。比如庄子的《逍遥游》开句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只鱼能潜游大海从北极能游到南极,还能由鱼变成一只能遨游飞翔于太虚世界的很大很大的龙鸟。从这个事物之理顿悟到心理也需要这样的无拘无束,道法自然,自由追寻。而我们的探究就在于认识这两个理的统一。有感于此我思考了一首诗:

  梦之北冥,鱼大如鲲。

  鲲鹏展翅,向南而寻。

  狂风暴雨,难阻其志。

  浩浩荡荡,环游两极。

  天地悠悠,卷卷风云。

  草木萧萧,宿之荒郊。

  乾乾坤坤,阴阳相交。

  鲲之何物,不曾相见。

  鲲如美人,美之美哉。

  美人美志,君之如地。

  地造沧桑,万物兴盛。

  美人美母,坤之大德。

  风调雨顺,须有鲲志。

  鲲志甚哉,天下大同。

片面唯物论与唯心论都不可取。比如中国的诗很大程度凸现了感性的美和自由,是主观世界的自由感性的产物。不能简单地以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为标准来评价,以及物质决定意识来认识诗的美和自由。如果我们的认识一味的把事物的理唯心化我们就丧失了理性的翅膀,也就没有科学真理的真正探索和获得。

中国人在对人性的认识固然深刻,但很多不及西方人对人性的认识周全深刻。

人的存在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近代西方国家先贤在追求人性的自由的思想启蒙后通过立宪的方式确立了其政治体制,随后也通过探索也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人类在认识科学理性的同时,使科学自由地造福于全人类。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支付技术的推广使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而自由。

人的无知与求知的天性让人把追求内心秩序的稳定作为一个价值的目标,人的内心秩序的稳定就是自由和安宁的状态。

自由与安宁的理想状态需要我们有一颗睿智善良达观豁达充实的心灵。

人的不自由有可能来自两方面:一者,人被物质所束缚了;二者被自己的固有思维和他人的思想所束缚。人的自由需要人及人性的独立的支撑。一方面不能被物质所困扰和束缚,所谓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另一方面不能被固有的意识所束缚,这个固有一方面是自己的偏见,另一方面是他人的思想完全控制了我们的自由思考的大脑,因而使得我们的大脑停止了个性的追求和思考。我们心中要有圣贤,但不可一味的迷从圣贤,学圣贤主要学他们的大道。圣贤之真正之大道在于它能给我们的大脑插上能独立飞翔的翅膀。让我们能自由的认识人世间的事物之理与人的内心之理之大道。

相关文章

  • 自由之道的浅思

    思维没有边界,想象获得自由。 我们的认识有两个层面:一者器物,一者悟道。道不仅指做人之道,还包括万物运行之道。自然...

  • 关于自由的一点浅思

    我认为的自由有两个维度,一个与具体的事务相关,即可以主动选择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二是与心灵相关的,即自己的内心世...

  • 📖读书笔记《示弱的勇气》

    作者深入浅出得给读者讲解老子的处世做人之道,浅显易懂。细思,你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老子》则是站在社...

  • 浅思

    傍晚微风少人 我悄悄的将感性装订 寄给了远方那欣欣然的朋友 文字很轻很轻 刚好漂浮于理想国 那是个可爱又大度的国度...

  • 浅思

    闲愁多,曲肠碎,笔落句千行。断章残句画惆怅,相思与谁尝? 心绪渺,孤枕凉,唯有墨生香。孤灯瘦影伴夜长,谁把相思扬?...

  • 浅思

    影视作品,漫画作品等等可以称作是作品的东西,都是被赋予了艺术的生命力,那即是高于生活的。就好比说,一个背影...

  • 浅思

    红尘茫茫,真善至上。 秀外慧中,温婉贤良。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悦己悦人,相得益彰。

  • 浅思

    抚云卷云舒 聆花开花落 浮生 一叹便是逍遥 回眸 策马浪迹天涯的豪情 是否会似光阴的泡影 埋葬在 初绽的花蕊里 展...

  • 浅思

    六月,是个让人狂躁的季节,外面毒辣的太阳狠狠地射着所有无辜的生物,风也没了踪影,一股热气涌动着周围的世界,仿佛要让...

  • 浅思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漫步庭前,闲看花开花落,皆宠辱不惊;仰视长天,淡望云卷云舒,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之道的浅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lc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