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23)11.01 PM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23)11.01 PM

作者: 万物生Alive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23:12 被阅读0次

第七章:依止上师


1:越是看见自己的差距就越敬重上师。米拉日巴尊者示现了很好的做法:他把法、把解脱作为自己和上师的连接点,自依止上师的第一天开始,一切都成为传法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也能这样,那么,与上师的关系就比较好处理了。

2:在我们这一代弟子心中,上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弟子的成就和解脱,所以我们把呵护与上师之间的因缘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3:我们无法处理好与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追究到最后总会发现一个很大的“我”。尤其在上师面前,原形会更快地毕露,我执会更强烈地表达出来。

4:“我执”在我们的世界中就像空气,无形无色,无处不在,不但无法直接指认,且我们对它太习惯太依赖,以至于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我执有一个特性,就是烦恼。凡是有烦恼的地方,就有我执在。

5:怎么减轻烦恼呢?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依教奉行上,是一个善巧有力的办法。烦恼轻了,执著小了,在上师面前也同样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你会发现,视师为佛、依教奉行的难度开始降低。但不要期待这种转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际上,视师为佛、依教奉行不只是初学者的难题,而是整个修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巨大挑战。

6:冈波巴大师在上师米拉日巴尊者处学成之后,拜别上师时问他:“什么时候我才可以指导学生呢?”米拉日巴尊者回答:“当你能够看到,真正看到在你面前的这位老人与佛陀无别时。当恭敬心把你带到这个认知时,你就可以开始传法了。”换句话说,在你还没有成为上师、有能力指导他人修行之前,视师为佛对你来说都将一直是需要努力才能做到,而非自然而然就实现的。

7:闻思修,闻是听法,思是思考,修是在自己的身语意上实践。说实践可能不够准确,实际情况是跟自己根深蒂固的各种习惯开战。

8:尤其是现在,生活似乎有太多选择,每个问题都似乎有太多聪明又方便的解决办法,我们于是慢慢养成习惯,一个办法或一件事若没有立即呈现出期待的满意效果,我们便忙不迭地去尝试另一个办法,做另一件事。到后来,是不是有效果,是不是解决问题,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停地换“下一个”。大家看看自己平时有多少事是起了头便没有了下文的,有多少目标是订了便搁到一边去的,就知道这种习惯有多强大。其实不见得是事情本身有多难,有些看上去不怎么难的事,比如看一本书,也总是翻个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是专注的能力越来越弱,事物越来越难以引发灵感和兴趣,使我们难以把一件已经开头的事持续进行下去。

9:我们辛辛苦苦找到具德上师,愿意无保留地信任他,下决心要跟他学佛法,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稀有的事,但更难得稀有的是我们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培养信心和耐心有助于我们的坚持。信心,就是说你知道如理如法地坚持修行会有怎样的结果,你对这个因果坚信不疑。

10:上师以普通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而非腾云驾雾、神奇变化的“超人”形象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要告诉我们,以现在的普通人身即能证悟成就佛的功德。


(笔记中的字句,都是摘自书中,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妄加评判以免种下恶因,不明处可参阅书籍,也可查阅菩提洲网站,那是堪布的弘法网站,望大家都可以值遇佛缘,脱离烦恼,一切吉祥圆满!再次感谢堪布为众生所写的这些法本,帮助并指引我们更好的前行!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23)11.01 PM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nq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