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一九九几年有个世界奇秒物语的片子,其中有关爱的一级,女主是男主疯狂爱的对像,女主参加女神类的比塞得了冠军,男主就天天去看女主,中间的剧情好像是男主和女主在一起,突有一天男主发现女主有另外一个男人就要杀了女主,女主一直在问:“你是谁,你是谁,”,突然觉得毛骨悚然,男主一直幻想和女主在一起的,看到他在别人在一起才起了杀心。
一时间我只想到三毛,三毛初识荷西时,三毛正在马德里上大学三年级,而荷西只不过她学校附近就读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圣诞节晚上,头上一顶法国帽的荷西却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楼下等她送她节日礼物祝福!
那时三毛根本就未对比自己小几岁的荷西怀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却有一丝虚荣: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帅气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该是一种荣耀才对呢!随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训他:不要逃课!再逃课就不理你了!
而荷西却照样逃课来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地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觉察他的异常,便故意气他,对他下最后通牒:再也不要来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气,只是挥挥他的法国帽,倒退着跟三毛说:ECHO,再见!
后来荷西便真的再也不来找三毛,偶尔在路上遇见,他只是礼貌性地拥抱一下三毛亲亲她的脸颊。而三毛身边的男友似乎总在换来换去,有意或无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后,荷西托一个朋友捎来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帅小伙正在河里捉鱼,留一脸的大胡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笑。三毛也没太在意,只是感觉:荷西长大了!
返台后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余她重返西班牙,于是,冥冥之中的异国姻缘开始走近他们。
那一天她接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说有要事嘱她赶过去她家。她根本不记得这一天是荷西来看她的日子,而三毛与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个长途电话给她却找不到人。临近晚上时三毛便又匆匆赶去好朋友家,见面时,好朋友只是叫她闭上眼,等候。而此时,三毛被人突然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荷西!她开心得说不出话来,就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旋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七个月后,三毛与荷西举行公证结婚,开始他们幸福而疼痛的爱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潜水工程师,最初的时间里荷西上班的地方离他们家比较远,而三毛每天都会在下午两点半开三个小时的车冒着沙漠里走沙与龙卷风的危险去接五点半下班的荷西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而执着的爱!后来,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于是,三毛就决定将车与行李托运过去,自已放弃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爱的荷西。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这是三毛作为一个女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她内心的深处,和荷西的爱恋,甚至愿意用童话般的思维去净化和升华。
又让我想起另一个人1944年1月,胡兰成来到了上海找到苏青,并和苏青有了不寻常的暧昧,苏青在他万般哀求下写出了张爱玲的地址,能让一个女人甘愿将情敌介绍给自己的男人,足见这个男人的本事。
2月4日,立春前的一天,胡兰成揣着地址走向了赫德路公寓口192号605室,他的心怦怦地跳着,仿如初恋男生约见自己心仪的女子,“笃笃”地敲了几下门,正幻想着开门的是照片中那个身着旗袍的女子时,却吃了无情的闭门羹。临走时,他留一张纸条。
一个是清绝才女,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一个是风流荡子,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两个人,红尘擦肩,倾城之恋,比翼连理,情深不寿,缘分路口,分道扬镳,遗下一段爱情之惑,成为一个“传奇”。那便是张爱玲与胡兰成。
三段故事,三种感情,第一种疯狂,第二种常情,第三种执着,还有的爱是第四种,第五种,甚至更多的,以前我总觉得爱就是陪伴,现在我也不知道爱是什么滋味了,今我觉得爱是奇秒物语,有一万多种,因为生活就有千百种,有爱才能滋养生活,无轮什么样的爱,都是一种奇秒物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