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

作者: 灵花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20:22 被阅读0次

昨天第二次课,看了群里老师们的作业,自惭形秽起来。 于是想到老师说的,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学会纵向比,和自己相比,理解消化如此强度的满汉全席,细嚼慢咽也情有可原。有了这个觉察,心情豁然开朗,开启作业模式。

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有了觉察的意识,就能跳出固有思维的思维模式,找到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风景。安全事故的负责人,不是没有安全知识,而是没有安全意识。在意识不足的情况下,学富五车也是白搭。

觉察能力从何而来呢?和一个人的母亲是息息相关的,母亲的气质类型耳读目染的影响着孩子。

但人与人之间的觉察能力真的差异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妈生的,也相去甚远。记得小时候,妈妈买一兜苹果,妹妹总是第一时间能挑出一个又大又圆的。买两个相似款式或者不同颜色的衣服,她一眼就知道哪个好。不得不说,觉察能力每个人的天生配置就不同。

幸好现在学会了带上心理学的眼镜,时刻保持一颗觉察的心。

如何觉察呢?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一辈子,离不开情和欲。

从欲望,看到需要,有了需要产生动机,付诸行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大部分人在行动的过程中被情绪困扰着,弥足深陷,难以自拔。面对求助者的负面情绪,善意的安慰是毒药,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ta看见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助ta找到合理满足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但欲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要透过情绪去按图索骥。情绪的外在表现就是表情,分面部表情(喜怒哀乐),身段表情(手舞足蹈,手足无措),言语表情(说话时抑扬顿挫的语调等)。这就是所谓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 

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言谈举止,甚至可以看到ta背后的祖宗八代,即一个人的历史和文化。从一个人擦手机的方式,剔牙的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人自身很难意识到的,习以为常的习性。 必须通过别人的提醒才可以认识的到。即乔哈里窗提到的盲区领域。也是无知状态。

认识的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知道自己不知道到-自知,知道自己知道-觉察,不知道自己知道-习惯。今天更用大篇幅讲了觉察,因为从无知到自知,是一个质的跨越,是最难的。这四个阶段每走完一个闭环,就又形成一个新的阶段的无知。但是无知的程度是不同的,就如井底之蛙,跳出来了这个井,跳进了大一点的井。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在井里时,才能产生跳出来的欲望和动机,不断跳出来的过程,就是认知扩大的过程,即所谓的意识扩大化自我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相关文章

  • 觉察日记模本~感谢自由无限多元

    事件 事件中的情绪和信念 觉察①: 觉察②: 觉察③: 觉察④: 觉察⑤: 觉察⑥: 结论 生命中的模式和收获的...

  • 2018-09-25

    事件 事件中的情绪和信念 觉察①: 觉察②: 觉察③: 觉察④: 觉察⑤: 觉察⑥: 结论 生命中的模式和收获的...

  • 觉察自省:正己而后发与反求诸己

    前文说到了,觉察自省技术中的口头禅觉察,和口气语觉察,本文继续体语觉察,副语言觉察,眼神觉察。 体语觉察 即觉察经...

  • 觉察自己要走的路

    前文说到了觉察自省中,笑姿觉察,眉宇觉察,服装觉察;本文来聊聊饰品觉察和发型觉察,以及它们的理论基础。 饰品觉察 ...

  • 觉察是解决问题的基石。

    一)觉察是什么? 觉察分为对内和对外觉察,对内觉察是觉察自己的行为和需求,对外觉察是觉察他人的行为和需求。 每个人...

  • 没有觉察力,你所谓的知行合一不过是随波逐流

    觉察力分向内觉察和向外觉察,本心倡导的是先向内觉察再向外觉察,向内觉察是基础,内求到位了向外的觉察才乐观准确...

  • 觉察,觉察,觉察!

    回到投影源,回到内在,颠覆认知。 觉察到头脑焦虑不安时的心理反应和身体感觉,着急时的大脑的反应是紧张的,发紧收缩,...

  • 觉察是解决事情的基石

    今天这堂课,让我对觉察又有了新的认知。觉察,分为对内觉察和对外觉察。 对内觉察就是觉察自己的行为和内在需求。 我们...

  • 高情商练习之《自我觉察与觉察自我》

    高情商练习之《自我觉察与觉察自我》 自我觉察都觉察什么呢? 1、觉察自己内在哪里不舒服了? 2、觉察对方为什么要让...

  • 开启觉察,开启新生活

    前文说到了,体语觉察,副语言觉察和眼神觉察,本文继续觉察自省这部分的内容。 笑姿觉察 即觉察笑姿的不同,及其可能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fd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