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埃里克 · 坎德尔 译:喻柏雅
副标题:In Search of Memory .
第一次阅读开始:2020-03-29
第一次阅读完成:2020-04-14
一、阅读总结
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猜测是关于「记忆」的方法论,结果是一本神经科学的发展史,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神经科学对自身的吸引以及在其发展的浪潮中自己的一些发现,或许作者会这么想吧,因为读完书作者给人的感受是如此的谦逊而又博学。
作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结合自己的成长史以及科研经历,对关于「记忆」这个话题进行了由浅及深的讲解,没有一次性的将现代科学的结论填鸭式的教授,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一代代科研人员的辛勤探索,慢慢解锁这个秘密。记忆力仅存的一点高中生物学知识从脑海中被再次调取出来,按照作者的说法,应该是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链接强度有所加强了,看完书感觉的自己的大脑原来这么的神奇,神奇的不仅是它的功能,更有内部到细胞甚至基因层面功能达成的生物学机理。
书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作者的一次次实验,可爱的海兔和出镜率特别高的小白鼠,被 " 玩坏 " 的神经元,各种电刺激和脉冲等等,利用还原论,得到一个个实验结论,其精彩程度一点不比精彩的小说逊色多少,让人看书就有一种身在实验室的观察感,非常有共鸣。
二、书中节选片段及个人感悟
-
记忆的缺损会促发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状态。这些障碍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有缺陷的记忆功能的负担。
遗忘究竟是幸事还是悲哀?
忘记痛苦,抛开烦恼,远离争端,
那么剩下的会是快乐和美好吗? -
在维也纳,即便是贫困的犹太家庭,也至少会有一个儿子成功的当上音乐家、律师、医生,最好是大学教授。
生活的目的不仅是求得经济上的保障,而且要利用经济上的保障达到更高的文化层次。 -
「维也纳的街道不是用沥青铺成的,而是用文化铺就的。」 ----著名的讽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卡尔 · 克劳斯
-
关于水晶之夜,人们该如何理解那么多人突然间会犯下罪恶的暴行?一个高度有教养的社会,怎么会如此迅速地拥护,由于蔑视某个族群而实施的暴政和恶性?
其中一个说法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并不是衡量他是否尊重人的生命的可靠指标,文化根本无法消除偏见,改变思维。
诛灭非我族类的欲望可能与生俱来,因此任何一个凝聚力强的群体都有被激发出这种欲望的潜能。 -
大学教授中,纳粹党徒的比例远远大于普通民众中纳粹党徒的比例,是否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教育使人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应更加明显;
第二,教育是否放大了人心中的负面情感;
第三,受过高端教育的人的内心更加纯净的同时也更易受蛊惑。 -
很多心理问题都是习得的,而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所有习得东西都可以被忘却。
那么,遗忘是否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呢? -
在丧失挚友,失去家人,亲儿远离的时候,作者仍未分散做科研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