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进入第一家公司,然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果断的跨了行业跨了职能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活。没想到,4年之后又面临新一轮的职场考验,而此时的我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走下一步了。于是,在学习完《个人战略》课程之后,又连续3天学习了线下课程《职业生涯基础课》。我想这门课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带着好奇进入自己的世界。
其实,这句话的原创者是这门课的老师张曦老师说的,她的原句是“带着好奇进入别人的世界”,这是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必要的初心。而在这3天课程过后,我更觉得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一开始,需要“带着好奇进入自己的世界”。
无论是处在职业生涯的定位期还是发展期或者是转型期甚至是平衡期,我们都要有的一条底层思维是: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们个人有什么,我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后,我们才能在日益复杂的职业市场中,更加主动的规划自己的人生。那么,如何带着好奇进入自己的世界呢?课堂上老师教授了我们很多种方法,比如霍兰德测试、能力三核、CD模型、个人成就事件梳理还有生命之花等等,每一种都是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工具。拿书写个人成就事件来说,我回顾了在第二份工作的这4年里,有哪些成就事件呢?
刚入公司时,利用一天一晚的时间学会了绘声绘影的软件操作步骤,并为客户成功的制作了一份视频。我发现了自己在高压环境下的自我挑战力很强,其根源是渴望获得认可。
在公司的第一年,写了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而这份报告获得了客户的极大认可。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
在公司的第二年,独立交付了课程开发的项目,也是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从此开始了小范围内的一对一辅导与交付。
在公司的第三年,在巨大的压力下,完成了一份1万多字的发展规划,更是让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锤炼。
通过这些成就事件的梳理,可以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书面表达和抗压能力极强,这是我能够进一步发挥到极致的能力。
同时,运用能力卡片发现自己基于现有岗位有待于提升的能力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这样一下子就解释了我为什么在现有岗位上的不成功,核心原因还是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更高岗位的要求。
3天学习后,我并没有着急开始帮助周围小伙伴们做咨询,而是希望通过实践所有的工具自己先为自己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帮助更多人。最后,想说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思考逻辑,是我们每个职业人都要学习的一种思维工具,推荐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