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倾听梵高》:让你一套书读懂梵高的精神世界

《倾听梵高》:让你一套书读懂梵高的精神世界

作者: 薛宝钗的冷香丸 | 来源:发表于2021-08-16 10:34 被阅读0次

      被后世誉为天才艺术家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却终日潦倒,毕生贫病交加。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

      生前,他的作品不被当时的主流画界认可,只卖出了一幅《红色葡萄园》,而他去世后,《加歇医生》、《麦田与柏树》、《鸢尾花》等作品却相继拍出了天价,另有为数不少的画作被分散收藏入欧洲各大博物馆,至今享誉世界。

      得益于近年来艺术绘画领域对梵高的追捧与对其画作的热情,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对梵高其人与其生平一再挖掘。市面上各种与梵高有关的作品亦层出不穷。纵观梵高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一生,除了与他相爱相杀的画家高更、几乎走进婚姻的风尘女子西恩和良师益友般的加歇医生以外,对他影响和经济上最多裨益的莫过于他的弟弟提奥。

      《倾听梵高》选取了梵高写给提奥的652封书信,编纂成上下两册。上册收录1873——1883,十年间的信件,是梵高早期生活与艺术生涯开端的真实剖析,阐述了其如何通过孜孜不倦的自学与天生的艺术天赋开始走上绘画之路。下册则包括1883——1890年间的信件,书信中不只反复提到他如何创作,同时也对他的私生活、交往的人以及他的病情等都向提奥事无巨细地言说。并将梵高毕生得意画作集中收录成《梵高说画》画册,附赠文创笔记本,四册函套,印刷精美,兼具美观与实用,让读者一套书即可读懂梵高的一生。未打开之前,望之即令人欣欣然,赏心悦目之感油然而生。

      书信中记述了梵高对于艺术和人生的很多见解,细腻真诚而又令人感动。提奥之于梵高,不仅是一个弟弟、一个资助者,更是一个知己、一个引导者、一个灵魂契合的朋友。提奥死后,提奥的妻子把提奥的灵柩迁往奥维尔,葬在了梵高的墓旁。本书通过652封梵高信件还原真实历史,真实呈现了一个炽热又孤独的梵高世界。

      牧师之家出身的文森特家族,唯一与梵高亲厚的就是收入颇丰的弟弟提奥。画画是个很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无业的梵高时间上自不是问题,但经济上一直捉襟见肘。光买一次颜料就需要200法郎以上(这些钱够当时一个普通法国五口之家生活一个月)。很大程度上,没有收入的梵高,是名副其实的“啃弟族”,直到去世之前都是提奥在给他提供生活费。在梵高去世后的半年内,由于过于悲痛,提奥追随哥哥的脚步撒手人寰。然而,毕生钟爱画肖像画的梵高,据说未曾为提奥画过一幅肖像。

      1882年初,梵高邂逅一位无家可归且身怀六甲的风尘女子,她就是西恩,也是和梵高生前唯一共同生活过的女人。梵高为西恩提供住处,西恩激发了梵高创作的灵感,并为她创作了许多画作。在信中,梵高曾不止一次向弟弟表达要娶西恩为妻的意愿。西恩也希望嫁给他,虽然梵高一贫如洗。他们的这段关系遭到了梵高家族的全体反对。一年后,梵高离开了西恩,去往德伦特作画。1901年,西恩嫁给一名海员。1904年,梵高死后第14年,西恩跳河自杀。她实现了生前曾对梵高的预言:“一切都在变得更糟。当跳下水,这些都了结了。”

      早在1887年,梵高和高更在巴黎相遇,彼时的他们深觉在艺术观念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当梵高想要组建“南方画室”,他极力邀请高更前来,而且还让弟弟提奥为高更提供路费和生活费。当高更同意后,梵高非常开心,还亲自创作了著名的《向日葵》来装饰他们的房子。

      起初,二人的相处还算和谐,梵高丝毫没有掩饰他对高更的敬仰与崇拜,而高更则渐渐把他的热情视作理所应当。后来两人产生矛盾,尤其二者在艺术上的分歧越来越大,谁都不肯承认对方的眼光与意见,甚至导致梵高的精神状态极不稳定。“对高更来说,血和性比野心更重要。”他在信中写道。再后来就发生了众所周知的惨剧:他割下了自己的左耳,把它送给了自己在本地风月场所熟识的一个女子。同时,这一插曲也实际上结束了他与高更的友谊。此后高更独自离开了他们的居所,两人终生再未相见。

      《梵高说画》中收录的《吃土豆的人》即是梵高早期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之作。后来受新艺术流派影响以及个人气质使然,画面变得色彩强烈,色调明亮,自由抒发内心感受。在“割耳事件”发生之后,梵高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住进了精神病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却是梵高创作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比如最为后世称赞的画作《星空》。恰如其分地证明了一句话: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天才与疯子只在一念之间。

    蒋勋说:“我分不清楚,是梵高哪一件作品打动了我,还是他整个生命燃烧的形式才是真正的作品。到了巴黎学习艺术史,看到他初到巴黎,受点描画派影响的色彩的绚烂,我又去了荷兰,从阿姆斯特丹到库拉·穆勒,梵高早期线条粗重的笔触,西恩最后还是走到街头去接客维生,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像在恋爱,而是难堪、卑微、邋遢可笑的生活。梵高的故事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我们不知道,一再妥协,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我们可能站在一张《星空》之前热泪盈眶。我们只能面对他的画,不敢面对他真实的生命。”

 

      毕加索说:“如果梵高不疯,就是我们中最出色的。”梵高的一生充斥着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名利皆空,爱情悲惨,饥苦交加,备受冷雨与摧残。可尽管如此,在生命将要终结前的岁月里,依然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

相关文章

  • 《倾听梵高》:让你一套书读懂梵高的精神世界

    被后世誉为天才艺术家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却终日潦倒...

  • 梵高传|我对父母来说还不够好(上)

    梵高传|我对父母来说还不够好(上) 看完《梵高传》,看到梵高一生对自我对生命的救赎,我想问:有哪些时刻,会让你觉得...

  • 书评《月亮和六便士》| 梵高、高更的天才之路

    前阵子《至爱梵高》在上海电影节上映,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油画电影讲述了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不管内容如何,单...

  • 缘•麦田——读《梵高地图》

    一、缘起麦田 从前不知梵高,从前不懂梵高,从前不喜梵高。 梵高是谁,哦,那个割掉自己耳朵的画家吗?这是从前对梵高的...

  • 梵高复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 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梵高 《至爱梵高》幕后揭秘 看完电影《至爱梵高》,让我久久不...

  • 为什么爱自拍

    梵高爱自拍 是梵高吗?梵高没这个福分,他那个时代没有能自拍的相机。这幅创意是在告诉我们,梵高很爱自拍。梵高一生画了...

  • 《梵高·梵高》

    《梵高·梵高》 农舍和谷仓 普罗旺斯阿尔勒 怀着一切我所向往着的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钞票和伪装 没有月亮 甚...

  • 梵高 梵高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1. 画作落笔签字不喜欢用“梵高”,而是喜...

  • 【乌鸦座】是不是人死了才值得被歌颂?

    (1)至爱梵高 一部《至爱梵高》,让梵高这个名字又在世间活络起来,不管是美术专业的还是各行各业的,对这个名字应该都...

  • 我眼中的梵高和梵高奶奶

    梵高和梵高奶奶 前不久梵高奶奶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这位享年83岁的老奶奶,为了让身在广州这种大都市的孙女更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梵高》:让你一套书读懂梵高的精神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ku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