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唯利是图?慈善家,为人歌颂?
这个世界经常赞扬不求回报的精神,助人为乐,公益、非营利就显得品格特别高尚。
慈善到底是不是可以让世界更美好呢?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凡是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政府给予全额补贴。有一次,子贡在外地碰见了一些已经沦为奴仆的鲁国人,看到他们处境悲惨,于是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带回了鲁国。子贡赎回鲁国人花销了一大笔钱,本来可以向鲁国政府要求报销,但他觉得自己有钱,应当做好事,就主动提出不要报销,替鲁国节省国家财政。
很多人对子贡的行为大为赞赏,认为他大公无私,道德高尚。然而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子贡,反而叹息说:“必令鲁人不再赎鲁奴。”子贡这样做,必然导致鲁国人再也不愿意去赎回鲁国奴人了。
如此善举反而祸害了落难的鲁国同胞。
与之对应的一个故事是“子路受牛”,不再赘述,可以百度一下。
再来看一个例子:
有人在荒野长途跋涉,口渴难耐,没有水源,路遇一家小卖部,城里超市卖2元的矿泉水这里卖3元,他算了算运送成本觉得一点也不贵,很开心的买下了这瓶水,滋润了自己冒烟的喉咙。过了一段时间,店老板觉得生活拮据就关掉了这家小店出门打工,之后再有从这片荒原路过的人们若没带够水源就会渴死在半路上。
直到有一天有个人把矿泉水运来在这里卖10元一瓶,路过的人们才再也不会被渴死,而那个人也在这里扎根落足安居乐业。
正是商业行为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美好。
前两天的《金钱密码》课程上我买了同学的两个咨询(他们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出售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若不是这样的商业行为,上课前还是陌生人的我们不会有很深的交流,也断不会有此机缘把他们的知识传授于我,还是那样认真仔细负责。
由于课程作业原因,我也卖了一些咨询,本着对金主们负责的态度,咨询前我做了详尽的背景和需求调查,列出大纲,咨询中用心尽心,最后列出行动计划,咨询后跟踪复盘。
反观平日对待朋友,偶尔有朋友想要向我咨询,也多是见面聊天顺便提起,我也只能在现场给予一些我所知的分享,朋友通常不好意思一次性提出太多困惑和需求,而我也不便督促朋友作出什么行动计划,后续跟踪。质量可想而知,可明明他们是比我那几位客户更亲近的人啊,我也明明更愿意和他们分享。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说:“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真正的慈善无法离开商业的支撑,而社会上那些形式化的扶贫行善由于缺乏反馈机制,只能让身边极有限的人获益。而合理的商业模式是有完整的反馈机制的,能长期形成良性循环,可持久利益到千千万万的陌生人,这才是改善大众生活福利的最重要的手段。
所以现在有没有觉得我们的马爸爸还有其他爸爸们才是真正的慈善家呢^_^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你的打赏会是有效激励我继续写下去的最好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