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高考时。不知道你们还记得自己参加高考时的心情吗。那个时候也许踌躇满志,也许心慌意乱。但无论怎样,那场在高考前盛大的心理活动最后化为了踏进考场时砰砰的心跳,到现在,成了压箱底的灰尘,一吹就散。
那时候的感觉已经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所剩无几了。但是,当经历过一切,再往前走远一点,在时光的远处回首,却是感慨甚多。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17年的复读生。16年在家乡的县城参加高考。以前的我,没有大梦想。希望自己能进一所普通的本科就可以,再找普通的工作,过普通的生活。这样一个普通的愿望,我以为自己能实现。
有句话说,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16年的我,坐在高三的教室里,是绝对不能用认真来形容的。
我在上课的时候看笑话,看小说。爱格的言情总是很悲伤,可是我总是喜欢看。看完之后让自己活在小说的情绪里偷偷哭一场;那些笑话我觉得好笑,可是很多时候,朋友都觉得不好笑。
那个时候,我没有21岁(现在也没有)却想和21岁的王小波一样,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我坐在窗边的时候,就常常盯着天空看,白云啊,真像小卖部里一袋一袋的棉花糖。
可是那个时候的我,又经常觉得压抑。我没有要考重点的目标,没有什么大的追求。成绩也跟我的追求一样,一般。
我那时候不懂,我的压力来自哪里,现在想想,或许是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而自己却一如既往得过且过,偶尔有点斗志想加油好好学习又被那些深奥的数学题和物理题打败。所以待在自己的界定里久了,就会感到被抛弃吧。
我没能用一般的成绩考上一般的学校。我没有大追求,却也不想太失败。后来,我就选择复读了。
不想在熟悉的环境里给自己压力,我来到了重庆主城。跟过去诀别。刚开始肯定会有豪言壮志。但是选择理科,从学术上来说,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巨大错误的开始。
我照样在后期的时候在物理课上看课外书,不过那个时候我不看爱格了。前段时间一个复读的同学加我微信,他第一句话就是对我说:我现在都还记得你在上课时偷偷看《平凡的世界》的样子。那个时候也许就是我开始放松的那段时间了吧。
我没有野心,却特别一根筋。越被否认越想征服越想证明自己,所以在复读的时候我的理综里物理是学得最好的。后来我就开始在物理课上看《平凡的世界》。
那个时候对比数据发现,自己的成绩能上心仪的学校了,于是开始飘飘然,反正差不多了。但是我忘了,当我停留在原地的时候,别人在进步,那停留原地的我其实已经开始后退了。
总之后来结果也不尽人意。想逃离重庆后来还是由于一些原因留在了重庆。来到了现在待的这所学校,念着选得很随意的专业,遇到了一些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做着一些喜欢的事和不喜欢的事,离天边那朵忽明忽暗的云却越来越远了。
这一年,刚开始会后悔,现在却深觉这是一种时光之外的恩赐。至少我现在懂得,什么是浪费努力;这一年,也做了很多错事;也遇到两三个特别想感谢和珍惜的人;其余的收获,都藏在自己的思想里,别人看不见,却一定用得着。总之,很多感受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却深深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
生性自卑却又高傲,想好好喜欢这个世界也想被你喜欢。想去云游四方又害怕闯荡。想说些什么又没有勇气开口。这就是我啊。
人生,是一场不回头的旅行,我回头过。或许,复读才是一场不回头的旅行吧。那些努力到想要放弃的时刻,藏尽辛酸,后来都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高考,愿所有考生都努力不让自己后悔吧。
只身前行,仿佛带有百万雄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