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错上班时间了,囧。
这段时间重看《明朝那些事儿》,好多片段只是零零碎碎地记得一些,高中只觉得言语生动,囫囵吞枣地在每个星期天下午看上1、2个小时,很多都没读懂。现在成熟些了,却在某些时刻读到某些句子令人哽咽。
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如同细沙般渺小,无论帝王将相,风流才子,绝世佳人。若不是名字在史册轻轻划了一笔,除此之外,后人难晓。多少人想长生不老,多少人希望名留青史或是遗臭万年,又多少人只求享尽一世荣华富贵,多少人庸庸碌碌期待平凡美好的每一天……人啊,过了几千年,若有轮回都不记得一个灵魂转世了多少回了,我们追逐的东西原来如此的始终如一,可又多少人真正满足过,屈指可能都难数。
这么看来,人何尝与蝼蚁有别?大概也是有的。
总有人在一些时刻里,不为求生、求功名、求富贵、求美人,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千刀万剐都不害怕,只为仁、为义、为道……在我看来,简化于现代词语即是“信念”。
《残次品》说,人们生于信仰,毁于信仰,却也能在信仰里重生。
我想,人类世界里,丑恶与美善并存,粗鄙与崇高同在,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不断抗争,这就是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如尘埃,却也在被扬起的那一刻,可以做出自己的姿态,哪怕最终尘埃必然是要落定的,也应竭尽全力。
生活方面,前不久我删掉了m。
要从何说起呢?我自觉事情落到这一步田地,我是始作俑者。
走的不是一样的路,观点总是不一致,做法我不认可,我就容易厌烦这种累人的关系。
如果要寻求帮助,事情却讲不清楚做不明白,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是没有分寸。在很多我不理解的时候给予支持了,可好意又遭到莫名其妙的拒绝,那就没什么情面可讲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人能屈能伸,既然如此简单都做不到,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我不会特别自信我的眼光,但我也不想在乎那么多。
话是我说得过分了,处理起来我确实也有问题,而这些可能都源于我一开始的偏见与分歧吧。
世界上谁没了谁都可以活下去的,可是没了自己可不行。当朋友无法互相认可彼此心中的自己时,这段友情也走到了尽头。
这并不可怕,许多人总是由陌生到熟悉,也会从熟悉到陌生,祝愿大家都能保持自己,路归路桥归桥,好聚好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