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军训结束已经过去半年,那些苦那些累,逐渐酿成醇香的美酒,此时此刻回想往日,只剩下甜蜜和怀念。
记得那个九月,太阳丝毫没有减弱的势头,一入赣地,仿佛进了蒸笼。羞涩地见了舍友,不舍地送走家人,即将迎来的,是长达半个月的军训。
说实话,当初听到要军训,内心是抗拒的。每天早上六点多起,训练一天,太阳的威力,会把女孩视若珍宝的白皮肤烤得亲妈都不认识。严厉的教官,一丝懈怠都可能换来惨重的惩罚。纵有千般不愿,也得开始漫长难熬的军训。
初见卢教官,他朝气蓬勃,皮肤白净似唐三藏,圆滚滚的身材,没有教官专属的精瘦。这个教官不一样。他见到我们,羞涩地吐一下舌头,低头笑了。或许是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由于我们是个男女比例极不协调的专业,女多男少,所以教官对我们很照顾,不仅把我们带到阴影处训练,还降低训练强度。后来,大家渐渐熟悉,就起哄让教官唱歌。教官拗不过,唱了一首《强军战歌》,好听。他的好听并不是拥有歌唱家的演唱技巧,而是他洪钟般歌声里的真挚感情让人激昂振奋。评判歌声的好坏与否,情感应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后来,我们知道他是驻藏士兵,也知道他和我们年纪相仿,心中的敬佩难以言说。很难想象,我们在温暖的地方享受春风细雨,悠悠岁月,他在高寒地带忍受风霜酷雪,守护国家安宁,守护万家灯火。印象深刻的是教官打的军体拳,那时被教官的外表蒙蔽,都忘记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直到他打了一套军体拳。他随和放松的脸一下子紧绷,眼睛眯起,全神贯注,拳拳有力,步步生风。不同我们的花拳绣腿,教官可是真才实学。
由于后面要跳士兵健身操,卢教官去教踢正步,我们的教官,换成了黄教官和蒲教官。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感情就这么被学校硬生生切断,而且新教官也比卢教官严厉,大家怨气挺大,对新教官的态度也不比从前。人心不齐,安能成事?
态度发生转变,是我们方阵因舞跳得太差被营长惩罚。几个人不整齐,全方阵一起受罚,大概这就是古语所指的“一根绳上的蚂蚱。”烈日炎炎,炙烤着每一个人,汗水一滴滴落到水泥地上,迅速地晕开。教官没有横加斥责,相反,大声地鼓励我们,说相信我们是最棒的。一种心酸夹杂着感动蔓延全身,大家眼眶里强忍着泪水,对教官的怨气化成被理解的感激。一次次的跳操,不能说不厌烦,但因为教官的加油打气,我们抗过来,并获得营长的表扬,成功逆袭。
跟两位教官的分别是以唱到一半的《十年》结尾。我一开始害羞小声唱,后面情感全都涌出来,扯着嗓子,无所顾忌地喊唱起来。无奈接教官的车已经不耐烦地摁着刺耳的喇叭,教官只得先行离去,我们流着泪,自己把《十年》唱完,离别的低气压,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和卢教官的分别,也是猝不及防。整队完毕,一位军官一声令下,所有教官小跑上国旗台,在鲜红的五星红旗下,对我们领礼。“向后转!”全体教官转身,有秩序地小跑离去,没有一句告别,就这么消失了。全场一片愕然的寂静,服从命令就是天职,尽管想去追,没有下令解散,谁也不能动。
好不容易听到解散的命令,大家飞也似地离开,追着教官的车跑。军训,就在我们的奔跑和车的渐行渐远中,结束了。
这次军训,改变了我对教官根深蒂固的印象,让我感受到军人的铁汉柔情,并被他们实力所展示的冰山一角所震惊。中国军人,这四个字的背后,力量坚不可摧。而这股力量,来自于每位军人日复一日的流血流汗,掉皮掉肉。
愿你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能平安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