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在练瑜伽,甚至认为瑜伽比较简单,但在看到小红书的瑜伽老师张雨甜甜分享的书—艾扬格《瑜伽之树》后,我才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瑜伽,感觉学了一年瑜伽只是会摆好看的姿势,内心没有和体式连接,更没有进入博大精深的瑜伽世界。

牛津字典里找到Isengar这个字,它的解释是:
哈他瑜伽的一种,强调正确调整身体的位置,并使用绳子、木砖和各种辅助工具来帮助身体做到正确的姿势。艾扬格生于1981年,是印度的瑜伽老师,他研发出这种瑜伽学习的方法。
很简朴的一小段文字叙述,却是一位印度行者一生毫无间断的热情与奉献所淬炼出来的。
曾经国外的瑜伽老师回忆:“艾扬格的英文用语独特,他说出来的身体部位名称有些和一般正规的人体结构书本所用的不同。他创造了一些用语来刺激、开发我们对身体觉知的能力,这些用语不是针对看得见的外在身体,而是基于身体的内在经验而发出的…………他在跟我们的身体讲话,不是跟我们的头脑。”
调整对位———把身体的结构依据重力调整到对的位置———是艾扬格重要的教学原理,是身体达到对称、平衡、能量贯通的关键。
练习体式时要有一些常识:肌肉要跟骨骼调整对位,器官要跟联结组织调整对位,身体内部要跟身体外部调整对位,身体后部要跟身体前部调整对位,还要把器官都归到对的位置上,所有这些在练习时都要观察到。
通过学习了以上经典瑜伽经,我的反思如下;我的身体总是随意、懒散的发力以及大脑粗暴简单的引领,会让身体由下至上,造成一些体形的改变,以及脑部思维散乱不专注。
比如我以前是外八脚、〇型腿、骨盆前倾、肋骨㚈翻,这可比受到12级地震受到的损伤还大,此时我的身体像一个保持着打开状的大贝壳。
我以为要分开调整,曾指令我的大腿股骨利用一切时间向外旋,甚至站在公交车上,还在往外旋,谁知道这样会让骨盆变形,所以我立刻改正了,调整是需要身体主要骨骼和器官配合发力的。
我们来放慢一个镜头,当你用力地蹲下去抱一桶水时,注意有一股力量从你脚的外边缘到小腿腓骨到大腿,再延至臀背后奋力向内发力,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从你的小腿胫骨引领着你身体内侧,包括大腿内侧到小腹,最终到达两肋骨拼命向外去发力,两股力量相对抗,最终形成以上变形的体态。
那我应怎么调整身体,应该是从下往上调,脚内㚈缘均勻踩地,主要是找到你的第一脚趾,让膝盖始终对向她,所有器官去找身体中线,让肋骨向心的方向收收收,让的大脑唤回到谨慎专注模式。
推荐体式:幻椅式(小腿内夹砖)
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变形体态,通过平时习练瑜伽外,只能从生活习惯中再次找回,我们坚持让骨骼找到中心点,找到身体内在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