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空谷幽兰》: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空谷幽兰》: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 俗家方丈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09:49 被阅读37次

前几天和朋友闲聊,无意中聊到《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位因不妥协而选择自杀的理想主义殉道者。

朋友说,胡波的去世虽然悲壮,他的这一生却也酣畅淋漓,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这个世界留下曾经来过的痕迹。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自己,曾经也有理想,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其他;最终,我们念书、毕业、相亲,在父母的催促下结婚、生子、还房贷,做着一份糊口的工作,每天笑脸相迎并不喜欢的人。理想,早在青春期结束的时候,就着苍蝇馆子的酒水,喂了饥肠辘辘的肚皮。

这个世界一直在同化我们,有时候会感到痛,却也逆来顺受。我们,活成了一样的人生。

朋友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也是实情。只是,难道我们的人生只有这种可能,在庸庸碌碌的日常中死去?

不,我不相信!

幸好,还有人与我一样不相信,老外比尔·波特就是其中一个。

比尔·波特是位美国人,当过兵,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在读书期间,自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兴趣;于是,中断学业,跑到台湾的一座寺庙,过上了晨钟暮鼓的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尔·波特在台湾采访了后来成为国民党大佬的马英九。比尔·波特问,大陆还有隐士吗?马英九答,大陆连和尚、道士都没有,怎么会有隐士。这位银行劫匪之子也是够叛逆,偏偏不信。于是,比尔·波特走出寺院,为寻找传说中的隐士付诸行动,从而有了《空谷幽兰》这本书。

《空谷幽兰》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人比尔·波特和摄影师史蒂芬·约翰逊一起来到中国大陆,寻找并展现佛、道隐士生活的历程。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为我们揭示了千篇一律的人生之外,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可能。

隐士,顾名思义,隐居生活的人。他们远离人群,与青山、云霞为伴,或追寻生命的本质,或求索“大道”,或归于寂静平淡的生活。“高雅”、“隐匿”二词,与隐士脱不了干系。

比尔·波特对于隐士的想象更有些诗意: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瞑之时的片刻小憩。”

那么,真实的隐士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几经周折,比尔·波特从北京的广济寺一路问下去,过大同、西安,直到道宣塔遇见几位僧人,才知道隐士们在终南山。

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一部分,狭义的终南山,则是西安城外40公里,东西100公里内一系列山峦的统称。这些山峦包括华山、恒山、太白山……等等,自古就是儒释道隐修者聚集处。

据说,隐士们之所以选择终南山,有几个原因:

一则,此处离长安近,声名更容易传到庙堂之上,所谓“终南捷径”指的就是此;二则,终南山风景优美,自然环境优越,按照比较玄学的说法,此处的“气”能够使修炼者更容易接近于天道;三则,这里有民众基础,供养隐居者是民间共识,选择此处的隐士更容易获得衣食住行的补给。

那么,起点呢?茫茫大山,从哪里入手,才可以得见那些传说中的人们?

一切从楼观台开始。

公元前518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为求圣人教诲,拦下了老子,并把老子请到了楼观台。

2500年后的现在,比尔·波特没有遇见仙风道骨,更没有奇遇。他遇见的仅仅是一位河南方言浓重的张姓道姑,79岁,缠足,独自住在漏雨的茅草屋,为了修习禅定,每天在小祠堂从早坐到晚。而且,那座小祠堂仅仅能够容纳一座供桌和三把椅子。

或许该有一番高谈,聊一聊九天之上,但是老太太的方言让比尔·波特望而却步,他听不懂。

比尔·波特落荒而逃,没有茶树、菊花,更没有诗意。

这个老外继续着自己奇怪的旅程,寻找那些传说中的隐士。在王顺山,比尔·波特遇到了慧彻。这不是金庸笔下如仪琳师妹般明媚的女子,她需要的菜都自己种,整个冬天光吃土豆。夏天,每天都在菜园里劳动,通常都有东西可吃,如果没有,也不着急。

没有月光、松树,更没有诗意。

比尔·波特继续他的寻访之旅,然后,他遇到了嘉五台98岁的光善。这位隐者在山上住了40多年,需要的一切都自己种,还采集野菜,每2年下山一次。后来因为年纪太大,找了一个寺院栖身。

光善说几句话,就似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他,太老了。

诗意,似乎存在于虚无缥缈间。

至此,比尔·波特明白,隐士,过的不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诗意,不存在的。他们粗茶淡饭,生命不止,劳作不息;茅棚野山,枯禅一生。

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这些人,放弃家庭、仕途、社会……过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呢?他们会后悔吗,会孤独吗,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他们走下去?

比尔·波特没有答案。

但是,楼观台的任法融道长或许可以解答:

“人的本性与天的本性是一致的。天生万物,而万物都朝不同的方向运化。但是迟早她们会回归于同一个地方。这个宇宙的目标,它的最高目标,就是“无”。“无”的意思就是回归。……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

原来,这些隐士,追求的是永恒,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留下来的东西。

车子、房子、票子……百年之后,不过断壁残桓、一堆腐朽;美女、容颜、权势……过眼处,终是深山枯骨,或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隐士,他们抛掉世俗的一切;我们,把世俗的一切背在背上。隐士,在为人生减负,成为精神上的富足者,我们呢?

我们活成模具下批量生产的人生,不同的人有了同样的人生模板。胡波的悲剧还不曾走远,《大象席地而坐》的制片人在与他谈价码,胡波却在谈理想、谈艺术、谈作品。我们,该怎样去避免悲剧的发生,或者该怎样去生活?

或许,这就是比尔·波特,或者《空谷幽兰》为我们提供的另一种人生可能。

只是,我们有勇气对抗世俗的一切吗?

相关文章

  • 《空谷幽兰》: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前几天和朋友闲聊,无意中聊到《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位因不妥协而选择自杀的理想主义殉道者...

  • #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生于粤北地区的一个小家庭,家里排行老三。属于成熟不足,任性有余的类型。从在村里小学和年年第一的弟弟较劲,到在镇上初...

  • 寻找另一种可能

    在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现代都市,想保持初心也许真的很困难,可回到出发的源头,自己最初的出发是源于什么,也许真...

  • 正翔语一百贝06丨书给了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本文作者:佳人佳语 扫描原文:书给了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正翔语:一百贝06丨书给了我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昨天是世界读...

  • 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面对生活中一地的鸡毛,怎么样才能理清现状,从万千的头绪里整理出一条思路来呢? 时间走到今天,目前的现状就是以前的...

  • 寻找老师的另一种可能

    姓名:刘会凡 日期:2019年4月10日 ************************************...

  • 寻找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性

    最近上海的天空越来越经常能遇到水晶蓝天。这是今天同学群里拍到的“棉花糖”,可爱的就像今天毕业十年聚会的心情,甜甜的...

  • 【剽悍个人商业进化营成长记录】22天结束,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一、加入个人商业进化营的初心 因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想要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因为想要干掉懒怂拖,因为想要逼...

  • 2019-02-13

    寻找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 家里冰箱坏了,正好有借口溜下来了。跑了两家卖场,没有合适的冰箱,款式看上了,价格太贵了,便...

  • 串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上课念书,上班打卡,我似乎好像已经习惯在匆忙之中度过纷繁而重复的一天又一天。而在图书馆里随手翻阅的这本《串门》就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谷幽兰》: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c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