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镇,被环抱于群山中,其间流淌过一条大河。闭塞的环境使小镇摒弃许多纷扰,如它的名字,安详宁静。
小一和谢井洋都生活在这个小镇上,同村不同组。他俩同一年出生,因此,在九六年的时候,成为村里小学的同一届学生。
学校距小一家有四公里的路程。每天天刚擦亮,小一和姐姐便出发。一人拿一个饭团,饭团里夹着豆腐乳。谢井洋家专买卖豆芽,生产规模大。在大多数人只买得起自行车的时候,他家的电三轮都已经骑几年了。谢井洋的父母每天轮流骑电三轮送他去学校,小一每天都能看见他一闪而过的身影。
小一的个子很高,坐在最后一排。她很爱发呆,发呆的时候便紧紧地盯着坐在第一排吃包子的谢井洋。咬一口,嚼两下,再舔舔嘴巴……有时看得出神,小一也跟着砸巴起嘴巴。晚上,小一梦到自己睡在一个大包子上,饿了便咬一口,美极了!小一每次得到零花钱都会将其小心翼翼地夹在课本里,第二天空着肚子去学校门口买包子。得零花钱的机会少,所以小一每次吃包子都很珍惜。每次只咬一小口,然后嚼很久。每节课间吃一小部分,小一的包子总是能吃到中午。小一觉得吃包子简直是一件顶顶幸福的事!谢井洋不仅每天能吃到包子,他还有一大盒水彩笔。小一非常喜欢画画,她多想拥有一大盒水彩笔啊!“如果能和谢井洋做朋友,那该多好,他一定会和我分享他的包子和水彩笔。”小一想着。可是小一胆子太小了,从学前班开始到一年级结束,她都没有和谢井洋说过一句话。
二年级伊始。开学第一天,小一便将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带到了学校。生日礼物是小一妈妈去外省探亲时带回来的,是一把通体透明的水枪。水枪上站立着好几种动物,十分有趣。每次小一过生日,妈妈都只是给她煮两个白水鸡蛋,这次生日收到妈妈给的水枪,小一开心极了。小镇上还没出现水枪这种玩具,小孩儿平时玩水就利用捡来的废弃塑料瓶。瓶盖戳个洞,瓶里装满水,双手握住瓶身,用力一挤,水便喷出。孩子们看见小一带来的水枪,十分惊讶,围着小一问东问西。小一得意地说:“我妈说这叫水枪,咱这儿可没有,只有大城市才买得到。”自从小一有了水枪,她便有了许多朋友。每天她的朋友总是不厌其烦地问着同一个问题:“小一,我可以玩会儿水枪吗?”小一也总是很慷慨:“玩儿吧玩儿吧,拿去吧!”
一天,小一正在草丛里找蛐蛐。谢井洋走到她身边,“我可以玩会儿你的水枪吗?”小一二话没说,马上去教室拿了水枪给谢井洋。谢井洋高兴地接过水枪,跑去厕所在水枪里灌满水。当谢井洋拿着水枪从厕所里出来的时候,一旁几个正在打弹球的男生向他走去,争着抢着要玩水枪。谢井洋见势便跑,起步过快摔倒了,手里拿的水枪更是摔得老远。谢井洋拿着摔坏的水枪走到小一面前,小一大哭起来,“你赔我水枪!我没有水枪其他小朋友也不跟我玩儿了!”谢井洋见小一大哭更急了,“我赔,我赔,我当你的朋友!”小一一听眼前一亮,一想到每天喷香的包子和那一大盒水彩笔,小一觉得水枪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谢井洋每天都会多买一个包子,小一每天的饭团也变小了。
自从小一和谢井洋成了朋友,小一的画便越来越好看了。以前她只是用铅笔勾勒线条,现在有了水彩笔,她总是用铅笔勾勒完,再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就拿她画的蝴蝶来说,以前她画的蝴蝶死气沉沉,把一张洁白的纸衬得毫无美感。现在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后,洁白的纸被点缀得有了生气。同学们都喜欢小一的画,争着抢着向她要。小一也乐此不疲地画着。“被人簇拥的感觉真好,每天吃包子真幸福!”渐渐的,小一遗忘了她的水枪。
谢井洋是一个真诚善良又幽默的孩子。起先小一跟她做朋友只是因为他的包子和水彩笔,后来再想跟他做朋友,却是因为他的真诚和有趣。
日子一天天过去,开学有一段时间,深秋已近,小镇上的瓜果愈发成熟。
小一和谢井洋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棵高大的油桃树。树长在一家人的院子里,油桃结得多,把枝压得很低。他俩顺势摘下两个,那滋味儿,酸酸甜甜,真好吃!小一突然想起自家屋后半山腰上的油桃地。那片地里的油桃个儿大,味儿甜。去年,小一和姐姐去了油桃地两次,那片地的主人都在。今年油桃结得好,主人索性在地里搭了棚,日夜守在那里。装运油桃的卡车还没来,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应该就可以摘了。想着那诱人的油桃,小一向谢井洋说出了她的计划。
本来趁天还没亮或者天刚黑去偷油桃是最容易的,但是小一和谢井洋的父母都不允许他们“早出晚归”,他们只好将时间定在正午后,待油桃地的主人饭后睡午觉再行动。小一和谢井洋早早地便躲在油桃地外的一片荆棘丛里。透过缝隙,他俩看见一个妇人提来了饭,油桃地的主人和妇女在油桃树下的黄土地上盘腿而坐。饭后,油桃地的主人钻进棚里,妇人便走了。待妇人走远,小一便和谢井洋蹑手蹑脚地钻进油桃地里。小一拿着袋子,谢井洋摘了油桃便往里扔。小一不时地注意着棚里的动静。突然,小一看见棚后冒出一只尾巴,接着是铁链碰撞的声音。小一向谢井洋使了个眼色,他俩便立马钻出油桃地,朝山下跑去。他俩一动身,那狗便叫起来,他俩跑得越快,狗叫声越大。等油桃地主人从棚里出来时,小一和谢井洋已经跑得很远了。他俩边跑边笑,伴着狗吠和油桃地主人的大声谩骂。小一和谢井洋下山便直接去了谢井洋家。因为小一的父母如果看见这些油桃,肯定会把小一暴打一顿,并且小一也喜欢去谢井洋家,他家总是有很多好吃的零食,他的两个弟弟也和他一样有趣。
小一喜欢谢井洋,也喜欢他的两个弟弟。
入冬时,小镇少了些许生机。小一家后山上除了青松和竹子,大多树木的叶子都已掉光,剩下孤独的枝干。冷风少了树叶遮挡,来得更迅猛。小一和谢井洋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游走于垃圾堆间。他们在垃圾堆里翻看着颜色不一的完整塑料袋。谢井洋带了许多截好的毛线,每节足有六七米。他俩用毛线将塑料袋拴住,等风来,拉起毛线便跑,塑料袋里充满空气,飞得很高。小一和谢井洋找了一片空地,在空地上跑来跑去,比谁的塑料袋飞得更高。谢井洋多希望他的两个弟弟也能来啊,可是他被妈妈明令禁止:放学后不准带两个弟弟出去玩,他们还太小,受不住寒风。
今年水汽少,冬天没有下雪。过完年,春天悄悄地来了。
小镇山上的桃花和梨花相继开了。如果早起上山,看得见花朵上晶莹的露珠在晨风里闪动。小一家有一个漂亮的陶瓷罐子,底色为土色,表面印嵌着几朵浅粉色的桃花。经过一个冬天,久不用的罐子上布满灰尘。小一将它洗净,依旧漂亮。山上折来桃花和梨花插在罐子里,十分好看。
年过初四,谢井洋闲着无聊,去了小一家。
小镇上的人们还不习惯褪去身上厚重的衣服,即便二月天已有春天的温热。小一和谢井洋裹着羽绒服去到田间。已是正午,太阳辣得刺眼,天上的云很白,微风拂着田埂上的青草和小花,溪水安静地淌着。他们钻入一块油菜地里,地里的油菜花已经长得很高了,金黄的花瓣随风摇动,招引来许多蜜蜂。地里充溢着浓烈的油菜花香,小一和谢井洋一进地里便被油菜花埋没得无影无踪。他俩在地里你追我赶,不一会儿便出了汗,他俩又将衣服放在油菜地外的田埂上,继续追赶。一个老妇人远远地便望见了田埂上的衣服,大喊,“谁在地里!”小一和谢井洋一听便慌了神,躲在地里不敢动。不消一会儿,老妇人便看见了他们,谢井洋一声,“跑!”小一便跟着谢井洋往地外跑去。老妇人边追边骂:“小兔崽子,给我站住!”小一和谢井洋一股脑儿地往外跑,绕到田埂另一头拿了衣服又向远处跑去,留下老妇人独自破骂。
又过了半月,便开学了。
开学前几天,小一把腿摔折了。她和妈妈坐三轮车去街上,车还没停稳小一就跳下来,摔了一大跤。小一的妈妈把她扶起来,发现她走不了,便知道结果不妙了。小一的妈妈每天骑自行车送小一去学校,将自行车停在校外后,又将小一抱进教室。每天放学,待全班同学都走了,谢井洋才慢吞吞地将小一背到学校门口,放在石凳上坐好再跑回教室拿书包。谢井洋和他的两个弟弟每天在学校门口陪着小一等妈妈,一直到小一完全痊愈。
等到小一的腿快痊愈的时候,暑假也快到了。暑假来临时,小镇山上的树已经长得很繁茂了,特别是小一家那棵核桃树,长满浓密的叶子,枝干直接延伸到了邻居家的院坝里。核桃树长在小一家后院的堡坎上,旁边有一条小河。村里的小孩儿都喜欢在这儿荡秋千。先在核桃树上系两根绳子,然后分别缠绕在一条长凳的两端,简易的秋千便搭好了。一条长凳上可以坐两个人,村里小孩儿多,荡一次秋千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小一觉得苦恼,她一人无法荡秋千,常常需要约上一两个小伙伴,可村里的小孩儿彼此熟悉,小伙伴又另约他人,致使队伍壮大。小一可不是个能慢下来性子的人,所以,她决定约谢井洋一起荡秋千。谢井洋带来了他的两个弟弟,这样人也不算多,刚好。谢井洋的两个弟弟分别和小一与谢井洋一组,他俩力气小,推不动,小一和谢井洋来担任推手的角色。玩儿累了,他们便爬到核桃树上。核桃树很大,四人各占一个大枝桠。他们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立,将树上碧绿的叶子摘下,投入水中,比赛谁的“小船”漂的远。漂远的“小船”在粼粼波光里跃动,有些耀眼。
八月中旬的时候,天更热了。屋里的热气散不出,小一和谢井洋在家待不住,相约去田里的柏树下乘凉。小镇所处的谷地为面积较大的平原,田里充满深绿浅绿的绿色方块。五棵柏树立于其间,显眼却不奇怪。这五棵树排列整齐,在田间投下大片阴凉。小一将外婆给妈妈的羊毛毡带来,谢井洋带上西瓜和水。他俩将羊毛毡铺开在田间的土地上,然后躺下。凉爽的微风吹来,轻摇柏树叶,叶隙中透出的光又随树叶摇动,星星点点缀在小一和谢井洋身上。他俩静静地躺着,望着叶隙中的阳光和蓝天。小一将身子转向谢井洋时,看见他长长的睫毛,他好像睡着了。小一找来一根狗尾巴草,在谢井洋的脸上滑动,滑过眉毛,滑过鼻梁,也滑过脸颊。滑到哪儿,谢井洋便揉揉哪儿。谢井洋醒时发现是小一的捉弄,拿起水壶便向小一泼去,小一见势便跑,边跑边咯咯地笑着。谢井洋追不上小一,小一也跑累了,忙说着:“别追了别追了,我错了还不行吗?”他俩停下时,看见田间小溪边的田埂上长着大片刺梨,刺梨花开得正好,绿叶里透着大片粉红。风来时,部分花瓣落入水中,随着溪流,漂向远处。小一和谢井洋看着清澈的溪水,脱了鞋,把脚放入水中。“真凉呀!”小一说着。这种凉沁人心脾,像清凉的清泉流淌心间,回甘。玩累了,小一和谢井洋便回到柏树下,吃完西瓜,又躺下了。这次他俩都睡着了,一直到日落夕山。走时谢井洋对小一说:“真希望别开学,这样我俩就能天天来这儿乘凉了。”小一笑着,“嗯。”
过了几天,小一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把小一带到了城市里。走的前一天,小一去找谢井洋。他的妈妈对她说,谢井洋去了外婆家,开学才回来。
小一走了,走之前没有见到谢井洋。
小一五年级的时候,父母回小镇探亲时带上了她。小一第一时间去了谢井洋家,却被告知他家搬去外地做豆芽生意,过年才回来。
等到小一再回老家,已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今年小一全家准备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小一和妈妈去到街上。在街上,小一看见了谢井洋,他身后还跟着他的两个弟弟。他们变化不大,只是长高了,特别是谢井洋。他们三在马路对面高兴地套娃娃。小一呆呆地望着他们,流下了眼泪。她没有勇气向前一步,谢井洋可能已经把她忘了。小一在初二遇到了自己小学时的朋友,是很好的朋友,毕业后初见觉得生疏,后来便没有再打招呼。小一的妈妈催着小一,“走啦!”小一跑上前去拉着妈妈的手,没有再回头。
后来小一高三毕业,听说谢井洋在那年暑假结了婚。
小一觉得,走过的四季,只是一场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