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旅行人信札”: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

“旅行人信札”: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

作者: Karen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20:46 被阅读154次
“旅行人信札”: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

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陈嘉映老师的作品,其实我一口气买了三本他的书,这是其中一本。因为书名对我特别有吸引力,所以选择先看。一方面自己喜欢旅行,去过一些地方,也偏爱阅读游记类散文,可以跟着作者到处游走,体味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各种奇妙感受。看到精彩诙谐处,乐不可支,简直比亲身游历更有趣。

这本书是陈老师在1981年旅行时写给家人朋友的书信,记录了一路的所见所行所思所想。从三月中下旬始,至5月底回到北京止,两个多月,途经西北,西南,粤闽,再到江浙上海,最后由青岛返回京城。游历了小半个中国的几十处地方,寻访故友亲朋,游荡山水名胜,不亦快哉!

作者彼时正值而立,仍在校求学,所需盘缠时不时要父母兄弟资助,所以因陋就简,处处节省。交通假以火车,汽车,轮船,或者干脆步行;住宿则招待所,小旅店,甚至废弃仓库,山民家中,就差露宿街头了。毕竟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总体来说,经济落后,民风淳朴。很多方面和现在还是一致的,比如热门景点人满为患,物价昂贵,车票船票一票难求。我很好奇80年代初会出门旅行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刚刚能填饱肚子的时代有这样的闲情逸致,真让人羡慕。

我大学毕业后也很喜欢四处走走,偶而跟团,大多自由自在随意而为。但在外游玩时间不能漫无止境,上限差不多半个月吧。无论风光多么旖旎,城市多么迷人,那些建筑艺术品多么令人咋舌,过了两个星期,精神和肉体双重感觉疲劳,若再加上饮食不惯,高原反应之类,断断是没法继续呆下去了,一心只想快快回到熟悉温暖的小窝,躺在软硬适度的枕头上美美睡一大觉,第二天就又活蹦乱跳了。

这样说来,还真是钦佩作者,可以连续两个多月长途跋涉不觉辛苦。关键是他的旅行绝对是“穷游”,火车上几乎从未睡过一次安稳觉,随便什么吃食都可以果腹。而且他的脚力实在是好,有时是交通不便,车次稀少,有时则纯粹为了节省路费,全靠“11”路抵达,轻轻松松步行几十里仍神情坦然。尤其是爬山的高手,曾意图夜登峨嵋,后终因雨落路滑留宿民家。和旅途中结识的小伙子同登雁荡山,非不走寻常路,在西石梁瀑布遇险,滑落瀑布底,无处攀援,几乎绝望之际,幸亏山民孩童搭救。结果一不做二不休,连夜登山,弥补了先前遗憾。月黑风高登高远眺,那一种神奇景色,想必也是对辛苦的酬答吧。

我在旅途中也遇到过几次不大不小的险情。2001年7月去新疆游玩,只是在乌鲁木齐邻近地方并未走远,所看景色也不过而而,没有领略到真正的大疆之美。后抽空坐了一夜火车去敦煌,那才是行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看了石窟壁画,爬上了鸣沙山,只为了全景欣赏巴掌大的月牙泉。从山顶坐着个簸箕样的东西滑下来,体会滑沙的乐趣。回程坐着朋友的旧拉达,双向两车道的马路平坦笔直,漫天的黄沙望不到边,公路一直往远方延伸,不知何处是终点。

那时已是午后四五点,太阳仍高悬空中,灼热难耐,我们坐在后排,瞌睡连连。不知怎么,那一刻突然我清醒过来,看到前方左侧路边有一骑摩托车的妇女,起先坐在车上停在路边,在我们的车距离一二十米的时候突然发动车子横穿马路,跨越两个车道骑到右侧。我惊惧地竟然喊不出声,一场可能很惨烈的车祸即将发生。朋友事后告诉我,当时他已无法多想,是经验加本能让他向左打方向,贴着妇女的摩托车尾部,冲进对向车道逆行一段后再回归正途。已是浑身大汗,手脚发抖。所幸那时前后没有其他车辆,不然后果不堪想象。那天晚饭特意加餐给朋友压惊,心里也时时庆幸。只是现在回想起来,仍后怕不已。

书中所写的不少地方我也去过,所以看着自然感觉多了几分亲切。和一女性朋友去黄山一带游玩,恰好在“非典”过后刚刚解禁之时。游人异常稀少,经常走着走着以为整座山就我们俩人,难得的闲庭信步。黄山风景奇丽,峰峻谷深,一路负重攀爬,辛苦不堪,以后恐怕再难有机会一次踏那么多级石阶了。终于登上山顶,住一间8人房的上铺,被子潮湿有污渍,和衣睡去。本来打算第二日早起看日出,四点多被吵醒,困倦不已,最终放弃。还好当天云雾如楼,心中不地道地偷笑:早起的鸟儿也没虫吃呀!

成都这个城市去过的人都说好,还是蛮有道理的。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我和作者的路线完全一致。怎么说也有三十来年的时间差,景点的布置修建多少都会变化。但青城山景色秀美,幽静清明,确是一直如此吸引游人,不负中国第五大名山之称。成都姑娘皮肤白嫩细腻,漂亮丰满,春熙路上多走几趟,秀色可餐,大饱眼福。不过,陈老师似乎稍有微词,说“小小年纪便花枝招展,拿姿作态,像要训练将来做姨太太似的。。。城市有一点腐化的气息”,看到这里不禁莞尔,好象说得有那么一点点对噢!

行到福建,自然是漳厦泉榕一路北上。作者夸厦大“校园宽阔、整齐、美丽,无其他校园可比“,心里自生出几分骄傲。在鼓浪屿不经意闯入首长疗养区,还被荷枪实弹的大兵盘查,因此断言”厦门虽美,亦非居留之地“。不知作者是否近年曾再度光临此地,说不定会有在此养老的念想呢。因兄弟的姻亲是福州人,所以在这里停留稍久些,游览了西湖白塔(居然没去三坊七巷),鼓山涌泉寺,祥谦烈士纪念馆等。看到那些特别熟悉的地名景点,却发觉,很多地方其实自己并未去过或真正了解过,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吗?


看罢全书,除了折服于作者的勇气体力,还被那时不时蹦出的睿智思想激发共鸣。此处摘录一段结尾,用以表达我的敬意与心声:

“人还活着,总还对世界有所留恋,世界却一无所谓,所以怀抱对世界之爱就总有一种失恋的感受。在那种饱满的伤感中也不是没有欢欣,那种隐秘的对生之欣喜,为能爱而欣喜。而那就是生本身了,那一切欢欣与烦恼的泉源。贴近这生的本身,我们就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呢!“

相关文章

  • “旅行人信札”: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

    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陈嘉映老师的作品,其实我一口气买了三本他的书,这是其中一本。因为书名对我特别有吸引力,所以选择先看...

  •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我特别钟意的词,我自己每每和好友聚餐送别,都多愿引用,也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讲过,我总以书生自居,...

  • 又何妨

    烟雨江南小镇, 这胧纱江上, 你说,心若向阳, 便无惧忧伤。 寒夜漫步沙滩, 这星光相伴, 我说,有你身旁, 逝去...

  • 又何妨

    他是仙界上仙。 她不过是一副卷轴卷头装饰用的玉石。 日积月累,有了灵性。 那日,他在案前绘一幅丹青,平日里冷峻的神...

  • 又何妨

    我的恐惧到底为了谁? 林凡躺在皑皑洞穴中,撑出一丝力气,扭头看着外面的快要嫩出水珠的袭袭绿叶,袭入心间的是无尽的绝...

  • 又何妨

    我知道了真相,你却还在说谎,还说的那么真,那么深。此情此景,有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但我认为,人活着没几个...

  • 又何妨

    阳光很好 一生匆忙而又漫长 这些步履匆匆的岁月中 我们一定要选择做一个在阳光下行走的人 只有这样 你才会感受到温暖...

  • 又何妨

    初尝岩茶尤爱香,奈何愚笨,至今分辨不出种种香型的气味和特征;如今喝茶最怕焙火重,也因愚笨,满口满鼻的火味,其优缺点...

  • (八)又何妨

    我蒙住眼睛 失掉所有方向 用白色的翅膀 自由的翱翔 又何妨 寻找故乡 我捂住耳朵 听不见你说 用芊芊的素手 弹一曲...

  • 悲观又何妨

    真正智者,一定是悲观主义者。 有时候我在静静地思考,我需要什么?什么才能使我更好地生活。悲观的人说,生活处处是痛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人信札”:爱又何妨,可笑又何妨,哭又何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is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