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期的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很多人说,当他们真正结束的那一刻,他们的感觉不是焦虑,而是解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经从某个困扰他们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了。
可是,结束不是答案,相反,它会给我们提更多的问题。结束之后,迷茫就来了。大部分结束,都伴随着这样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结束,不仅是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害怕结束之后,那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这种迷茫是怎么来的呢?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一个是人际关系。当我们跟原来的关系、原先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也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
你被留在一段很特别的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经历结束以后,马上就能重新开始,完成重要的转变。可是,空虚和迷茫毕竟还是很难忍受的。所以人们就会产生一些典型的心理反应。
第一种反应:人们试图回到过去。
我说的回到过去,不是行动上的。毕竟我们在理智上也知道,一旦做了某些决定,就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在心理上,我们却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做比较。
结束通常意味着损失,而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迷茫期需要我们去消化和适应这种损失。
如果这种痛苦进一步加剧,我们不仅会把过去跟现在做比较,还会有另一种想回到过去的形式,那就是后悔。
这不是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应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
迷茫期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想尽快逃离迷茫,回到过去。可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有
第二种反应: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也许在转变的这个阶段,我们就是需要低落和迷茫。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你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这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这段时间,也许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你只要耐心等待,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发生。”
既然回到过去和来到未来,都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如果就呆在迷茫中,会怎么样呢?
第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对精神生活的敏感并不是简单的矫情或者抑郁。
当人们从原有的意义中脱离出来以后,在新旧交替的阶段,他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跟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也许人们在这个阶段体会到的东西,就是佛教说的无常,带着一些通透和悲悯。
在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它却是重要的。在这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
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转折期的重生:意味着重新出发
第一个要素:偶然和意外。
重生依靠的是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会和你所在的生活现实结合,产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重生,经常充满了很多的偶然和意外。可是细细想想,这些偶然和意外里,也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必然。你不会在结束和迷茫的时期就知道这个答案。可是,当它出现的时候,你是能认得它的。你甚至会觉得奇怪,自己怎么从来没想到呢?
在很多人经历了迷茫以后,确实会有一些意外的机会到来。这些意外像是,当你经历了工作的迷茫期以后,偶然遇到一个多年没联系的朋友,告诉你他们公司正好有个适合你的职位空缺;或者像是你在分手以后,去了一个你本来不想去的聚会,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你情投意合的人;或者是你偶尔看到一本书或者听到一个课,这个课能解答你心里一个长期的疑惑。
重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没有什么重生是完全规划好的。这是因为,生命本身就不是能完全规划的。
可是,重生又和你以前的生命经历,有着某种特别的联系,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命中注定。重生中有偶然,而这种偶然又包含着必然。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
因为他符合你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忽然有一天,他就变成了你的主要身份。
重生的第二要素: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的意思就是,你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想着避开原先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去弥补损失。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开始。
我曾经讲过,结束的过程也是一个脱离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它通常都包含着损失。可是,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怎么弥补损失,那我们就还没有从上一件事情中结束。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把原先的经历放下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
有时候,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如果你一直惦记着弥补损失,你就没有办法结束,重新开始。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东西,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很需要勇气。
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
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先的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
在迷茫阶段,我们会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
而在重生的阶段,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一种新的意义感。
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同时,重生也是人生重组的过程。
那些我们人生中腐朽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去掉了,而我们原先人生中有活力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扩大。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的。
所得感悟
以上内容来自: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需要让自己好好来品味与感受,从结束到迷茫到重生,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经历,我很期待一切的到来的,不论是好还是坏,看看自己的承受点在哪,是否会疯狂与难受,或许会有的,在越接近不上班的日子里,已经开始有些无助了,在未结束之前已经开始了迷茫,好好用心去感受与体会,看是否有新的发现与收获。
这或许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从有到无,从过去到未来,从自己到自己,只希望自己可以更坚强和勇敢些,正确以及更好的度过这样一个时期,祝福和祈祷,愿一切如我所想,所要的方向发展,期待,感恩。
我在结束中重新开始
我在迷茫中期待未来
我在期待中渴望重生
等候,无措,带有希望
让暴风雨来得更强烈些
看看阳光与风景还有多远
看看未来与希望最终在哪
一切安好并是晴天,带着祝福与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