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财经·投资·理财
苏大强理财被骗,老年人理财如何防入坑?这里有一份攻略

苏大强理财被骗,老年人理财如何防入坑?这里有一份攻略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00:05 被阅读117次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持续火爆,几乎占领了朋友圈的所有角落,成为了坊间的热议和人们饭后的谈资。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的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所以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

有人从婚姻角度,论证一个好男人的重要性;有人从教育角度,评论苏母育儿的种种问题;有人从情感角度,看《都挺好》背后的亲情纠葛。一部好的电视剧,本身就是一部大的素材库。本文话题的焦点,在苏大强身上,这个人物有太多可以写的东西了,不过笔者聚焦于他老人家惨痛的理财经历和教训。

由倪大红饰演的苏爸,多年来被妻子所管制,自己的发财梦一直被压抑。所以当老伴离世之后,他便彻底解放天性、放飞自我;各种表情包是满天飞,按照说法就是,苏大强开始了作妖作死。

苏大强重拾曾经被扼杀的发财梦,听信了老朋友的话后开始所谓的“理财计划”。在尝到了短期到手的高收益这个甜头后,就决定把“理财计划”做大做强,将自己的剩下的养老钱一并投了进去,最后等来的是理财公司关门大吉、趁机跑路。

这样的剧情,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 总能在电视和新闻媒体上看到老年人买理财上当受骗的相关新闻:养老院返利、高额理财返利、保本保息甚至是邮币、艺术品投资,案例之多都可以编一本教材了。

回到本文,随着“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每个老人都向往“人退,金(退休金和养老金)不退”的美好生活,发挥自己多年储蓄和养老金的余热,通过合适的理财,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安享晚年。

但是现实中,老年人身边是各种投资理财陷阱,防不胜防,让人抓狂,背后的原因复杂多变。下面,本文将从老年人理财骗局的常见套路开始,提出老年人理财的三宜三忌原则,最后提供几点意见,旨在为老年人的财产保驾护航。

第一部分:常见的套路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纵观众多老年人理财骗局,仔细分析之后,都是差不多的套路,差不多的打法。只不过换个一个外套罢了,里面的东西相差无几。如果能够识别这些套路,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防范于未然。

套路一.异常热情的服务员

这是最常见的套路,但也是最容易得老年人心的套路。不仅仅是各类骗子理财公司,那些保健品也是一样。这些骗局的共同特征就是,业务人员超乎寻常的热情和体贴。

在一阵糖衣炮弹的攻击之后,老年人架不住了,就被这些工作人员带入到公司,基本上可以看到这类公司装潢华丽,环境舒适,比自家社区的老年活动室舒服很多。最重要的是,业务员对老年人的热情堪比海底捞,甚至超过了海底捞。更有甚者,各种无下限。

在这样的攻势面前,很多老年人是没有抵抗力的。从而导致了老年人对此类公司实力误判,认为这类公司实力有保证。其实这不过都是幌子,很多开在小区周围的,搞不好是内外勾结。

但事实上,这类公司的故事有且也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跑路。人去楼空,人财两失是老年人逃不过的宿命。

套路二.包装项目

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高于平均收益的宣传,大肆宣传所谓的国家重点项目,一带一路等具有诱惑性的噱头,吸引老年人进行投资。还让老年人自认为接触到了国家重点项目,如获至宝。

事实上,稍微想一想就能够明白。国家重大项目,比如“铁公基”等,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项目层面)。老年人能接触到的重点项目,都是坑人的套路。

套路三.高额返利,循序善诱

开始,每天都有收益入账,而且每个月还会赠送各种返利产品宣称高价值,远超各类正规机构的金融理财所支付的收益。然而这类产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以红酒为例,买几个长城瓶子,勾兑一下就成了上几百元的豪华红酒,实际成本不过十几元。

面对热情的业务员,在各种利诱之下,老年人卸下了心理负担。开始小额投注,获得高额礼品;然后继续追加投资,不出三回合,钱就回不来了。

总结:以上就是老年人理财骗局的常见套路,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中的生活,往往比电视剧中的更精彩,也更有意思。其实这些套路,本质上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进行的不法行为,老年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擦亮双眼。

第二部分:老年人理财的三宜原则

宜稳

很多老年人,不像中青年群体那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良好的现金流以及收入上升的空间。对于大部分退休之后的老年人而言,除了自己那一点微薄的养老金和多年的储蓄之外,收入上面基本停滞了。

因此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极为脆弱,所以对老年人而言理财首要的目标是要考虑本金的安全,而不是收益的高低。

年龄法则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参考的标准比较适合老年人,那就是年龄法则。

即老年人的年龄,就是他应该投资于稳健理财产品的比例。比如一个65岁的老年人,那么他也至少应该将自己可投资金融资产的65%(可以更高)投资于一些安全系数比较高的产品,比如国债、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和即将退出市面的保本理财。

适当买点股票

对于一部分老年人而言,买股票成了很多退休老年人生活的一大乐趣。这个可以理解,老年人买股票基本上喜欢去证券公司的营业厅;从健康角度来看,老年人去证券公司买股票,可以和其他人的进行有效交流,而且有助于对抗老年痴呆。一方面,炒股丰富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给他们精神上带来更多的安慰,防止老年人得抑郁症,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是,老年人要严格限制投资股票的比例。用100减去年龄所占的比例都是高的了,应该减半。比如70岁的老人,建议投资股票和基金类产品的比重最高就是15%,这个比例只能低不能搞;老年人投资,稳字当头。

宜平衡

这里的平衡,是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

鉴于老年人年事已高,患病和发生意外的概率远高于中青年群体。而且精力、身体等各方面,不可同日而语。而现在的金融市场,波云诡谲,各种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在打破刚兑的要求之下,各类产品的风险开始不断显现。

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其资产大概可以分为三块,占大头的是用于中长期理财,一小部分用于炒股和买基金(这一部分可选),剩下一部分用于购买灵活性理财,以便不时之需。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实现收益性和流动性的一个平衡。

现实中,很多老年人会把自己的私房钱购买银行理财或者其他产品,然后退休工资用来应付日常支出。这样的配置,就失去了流动性;万一要用钱或者有更好的理财机会,往往就会错失。

因此建议,按照自己年龄比例的资产放入到稳健性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当中。剩下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天天理财等随时可申购赎回的产品,另外一下部分,用来购买股票和基金等中高风险的产品。以70岁老年人为例,70%的中长期理财,20%的灵活理财,10%的股票和基金是比较推荐的。

宜集中

尽管说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中,但是对于老人而言精力有限、知识有限、身体状况不如以前,因此投资理财应该主要聚焦于几类,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小部分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信托,甚至是私募。

过于分散对老年人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因为过度分散导致忘记密码,从而影响自己老年现金流的一个安排情况,这是不必要的,因此在投资过程当中不要过于分散,集中2~3个领域足以。对于老年人,太分散不利于身体。

第三部分:老年人投资理财三忌

忌轻信高收益

高收益高风险,这是亘古不变的金融法则。理财也是一样,稳妥的如国债、大额存单、保本理财等几乎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目前都是在4%左右。

银行非保本在4%-6%之间;到了信托在5%-10%不等,收益虽然高但是门槛也高。而且信托公司属于正规持牌金融机构,产品的发行遵循严格的流程。但依然有违约的风险,那些收益更高的私募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可想而知。

看看当年的草根投资、e租宝等等,几百亿就这样灰飞烟灭。大部分钱,都是工薪族的血汗钱和老年人的养老钱。老年人总想着多挣一点这没错,但是实现方式大错特错。

忌贪图小便宜

这个就不必多提了;很多老年人贪图小便宜,实在是不愿意多说(实事求是)。很多骗子机构,就是利用这一点,慢慢打开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投个几千,就送所谓的高级礼品,比如前面说的红酒,号称几百元一瓶,实际上成本价就在10元左右;还送大米,送食用油什么的;尝到甜头之后,继续追加,直到投入全部的养老金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苏大强就是类似的遭遇,要知道在银行买理财,送到一袋大米,需要购买几十万理财才可以;因为银行理财的提成不高,奖励有区分也能理解;现实中,很多老年人买个五万的理财,恨不得拿一袋大米。

心态上就不对,所以才给了骗子们可乘之机。

忌贪图新鲜事物

除了传统理财骗局之外,近几年又增加了不少骗局。比如艺术品投资,书画投资一类的东西。

当然这也是妥妥的骗局,艺术品本来就是小众市场,其价值鉴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流动性完全不能跟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等相比。而且前几年,艺术品市场炒作过度,最后一地鸡毛。艺术品的价值,实在是太复杂,行业也是乱象丛生。看过《十二生肖》的朋友都知道,艺术品造价已经是完整的产业链了。

很多机构利用这一点,专门吸引老年人投资。

第四部分:教育老年人的正确姿势

要给予理解

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其实无可厚非;无非是想多赚一点,补贴家用,另外自己也能用的上。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由于这一届老年人普遍金融素质不高,鉴别能力有限,面对不断进化的骗子和套路。才导致了这样和那样的层出不穷骗局。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老年人理财,要理解和支持;前提是正规机构的稳健产品,而且子女要跟老年人及时沟通,掌握理财投向和情况。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避免入坑受骗。

创新教育方式

由于理财知识的缺乏,导致很多老年人上当;因此老年人教育一定要及时跟上。但现实中,很多子女在教育的时候,一味的说理和批评;其效果是有待商榷的,很多老年人固执的很,一味批评说理反而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

这样并不是一个好方式,建议可以多让老年人参加正规金融机构举办的教育活动,识别风险,防止受骗。找到老年人身边的人,现身说法往往更有说服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很多老年人上当,主要还是因为太寂寞了。

子女早出晚归,平时交流时间少;孙子辈没上学还好,上学就是半个空巢老人。因此,子女平时一定要多多沟通;多给父母一些陪伴或者多让他们走走,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什么的。

退休生活丰富了之后,骗子自然就少了。

总结

本文从热播《都挺好》中苏大强理财骗局展开,分析了常见的几个套路;然后介绍了老年人投资理财的三宜和三忌:宜稳、宜平衡、宜集中;忌轻信高收益,忌贪小便宜,忌贪图新鲜事物。加入能够遵守这些法则,能够规避90%以上的理财骗局。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提出的资产配置建议,只是一个参考;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资金安全,是老年人理财的第一目标。

但是,上面所述仅仅只是术的层面;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丰富老年人的理财知识、丰富其退休生活和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希望本文能够对老年人有所帮助,希望他们都能够安享晚年。

原创不易,感谢你的支持、点赞和转发!

【裕道人,专注投资理财之道,覆盖银行、券商、信托、海外理财、不良资产和互联网金融,讲投资者听得懂的知识,提供专业、靠谱和易懂的分析,为投资者保驾护航是不变的初心】

相关文章

  • 苏大强理财被骗,老年人理财如何防入坑?这里有一份攻略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持续火爆,几乎占领了朋友圈的所有角落,成为了坊间的热议和人们饭后的谈资。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的...

  • 投资理财这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在《都挺好》中,苏大强听信了老朋友老聂所说的话,我不理财,财不理我,他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购买了理财产品,结果被骗。...

  • 【投资学堂】如何活用理财公式理财?

    今天说说如何活用理财公式理财?如何让自己避免陷入理财的坑。 如何活用理财公式理财 支出=收入-储蓄 很多理财意识较...

  • 2020-02-01

    识破理财迷局 在人人都讲理财,人人都想理财的经济社会里。如何识破理财上的骗局,避免各式各样的“坑”、“踩雷”事件,...

  • 理财骗局,愿者上钩

    近来追剧《都挺好》,苏大强这个能作的爹不买彩票了,因为老聂的介绍,又迷上了理财。瞒着儿女,把一万多钱都投入到理财上...

  • 什么是理财如何理财_华融道理财

    什么是理财如何理财_华融道理财 什么是理财如何理财_华融道理财 什么是理财如何理财_华融道理财

  • 《小狗钱钱》读后感

    很庆幸,我遇见了我的“拉布拉多犬” 关于理财的道理,并不是认识几个关键词就足够了。就像苏大强听到一句“你不理财,财...

  • 如何去理财_华融道理财

    如何去理财_华融道理财 如何去理财_华融道理财 如何去理财_华融道理财

  • 投资理财防坑指南

    1、投资理财的第一规则要用自己用不到的钱来投资; 2、投资理财核心三原则安全性、变现流动性、盈利性; 3、投资理财...

  • 2月14日理财日记-情人节快乐-

    腻腻理财第127天 -理财有风险 入坑需谨慎- 大盘截止收盘沪指上涨0.38%报2917.01点深成指上涨0.4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大强理财被骗,老年人理财如何防入坑?这里有一份攻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n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