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做回顾颇有心得的我,没想到翻车了,几乎犯了所有的错误,记录下来警示自己。
1. 循环会议邀请,翻车
以前的回顾会议都是一个小时,所以每个迭代一个小时回顾会议都是发的循环会议邀请。这次明显需要一个半小时但是我却大意没有更改时长。一个小时后,有两个成员因为有别的会议冲突而离场,这对于会议的气场来说是致命打击。
2. 在回顾会议邀请老板,真的是忌讳吗?
同一种形式的回顾会议,在两个团队是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团队很投入的说自己的感想,而另一个团队却一直游离并不愿意讨论问题。后来反思,差别的原因极大可能是前一个团队讨论时老板参与了进来。
这和我的经验不同,以往被告知以及一直在实践的道理是 - 回顾会议尽量不要让老板参与。
可是,要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老板,一个被团队信赖的老板,愿意说给他听的老板呢?其实团队更想让老板参与进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尤其是在这种走心的交流会议上。
3. 没有告知流程。
以往我都会在会议刚开始大概说一下会议的流程怎样,但是这次因为是一种新的形式,我想给团队一个“惊喜”,并没有告知会有个什么流程,当团队成员在选了动物卡片做自我介绍,并且讨论了些云里雾里的话后有些不耐烦的问,“我们今天是要讨论什么?要干嘛呢?”, 我就意识到其实一开始应该点明主题,以及说明流程。
主体是 - 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团队
4. 打算来一场一场走心的交流,但是会场布置太“儿戏”
圆桌,桌布,图片摆放顺序,都在潜移默化的勾着大家入戏。相反,有距离的长桌,开着电脑,贴在很远墙上都看不见的图片,还没开始就已经三心二意了。
5. “演”的太好了。
让团队自我介绍环节之前,我自己做了一段我自己的介绍,这段介绍当然是我之前就想好的台词,但是因为“演”的太好,让看的人觉得无法入戏,所以接下来大家的自我介绍就开始敷衍了。
6. 执行计划不够smart.
两场的回顾会议执行计划都太泛泛而言,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 Relavant, time-box, 哪一项都不满足原则,团队其实是希望能直接有所行动的达到一个好的团队,但是一番讨论下来并没有实际的行动计划,更别提跟踪了。
7. 这不是一个“团队”
最后,才发现,所有的讨论都没有意义,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团队,大家工作分工明确做不同的项目,虽然每天在一起,但是真的是一个团队吗?如果都不是一个团队,何来一个“好的”团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