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做事有很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跟随了我很长时间,绝大多数是从小养成的劣习。
做事不长眼、不过脑、不走心。在上学的时候,经常碰到这样的题:“这道题的错误答案是()”,我百分之八九十会答错。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学校生活结束,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参加工作后,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在项目立项后,自己阅读客户的技术要求,以及项目的技术规格书时,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没看到,就是看到跟没看到一样。明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自己就是发现不了。我看东西一般都是一扫而过,而不是一字一字的读,所以对内容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
上周日到银行汇款,自己在超级柜员机上输入账号等信息,是否检查我忘记了。因为是对公汇款,我以为没有错误。钱汇出去后,我心里没底就顺手打了个回执单,仔细一看公司的名字中间少了两个字。因为这事儿我心里犯了嘀咕。周一到了单位,一到上班时间我就给公司财务打了电话,并把回执单拍成照片发给了她。她说:“现在公司账户显示没有收到你的汇款。你的转账记录有问题,公司名称少了两个字。估计到时间钱会退回你的账户。”
当时,我的心里已经骂了我一万遍,感觉自己就跟白痴一样。
为什么我就不能把事儿做好呢?
我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穷嘚瑟,给别人出个主意想个办法一套一套的,一到自己的事情上就不灵了。一有事情,自己不是先了解情况,把手里所掌握的资料认真阅读分析,而是心急火燎的想着把事情赶紧完成。做事总是毛利毛躁,很少能静下心来,想着把事情做好。我习惯凭感觉做事,经常是下意识做事,而不是客观地认真了解完情况后做事。
再回过头来看看上学考试时的样子,与现在没有两样。卷子的试题也看了,至于这道试题讲的是什么,自己其实并没有看清或者是一知半解,然后自己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是什么。这样的状态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会做的题丢分,不会做的题不会。
那个时候以为是粗心、粗枝大叶,其实不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做事不够认真,做事毛躁,心浮气躁。
题都没看清,没看懂,怎么可能把题做对呢?除非是蒙对了!做事全靠蒙,能把事儿做好也就有了鬼了。
这让我明白,先晓事要比先做事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不晓事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事情的。做事万万不可想当然地我以为,必须是客观真实地了解。不能睁眼看不见,做事不过脑又不走心。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敷衍了事。
我知道自己动手能力不强,但还没到完全丧失动手能力的地步。有的时候看别人做一件事做得是又快又漂亮,自己也想尝试一下,结果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做好。动手做事的一些技巧没有完全掌握,看着别人做的时候感觉自己会了,自己实际一动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时候朋友开玩笑说:“你看你,这么长时间就弄这么个玩意。……”他的轻轻一笑,我就感觉自己受到了巨大的侮辱。
我尽力了,也确实没做好。本来心情就不好,再加上别人这么一说,我的情绪就会很快失控,立马撂挑子不干。“这事儿我干不了,谁愿意干谁干。你牛逼你上。……”情绪的失控,会使我完全忽略事情本身。别人爱说什么是什么,我今儿就不干了。你说我怂我就怂,反正这事儿我是肯定不碰了。
这时候的自己已经被一种情绪所控制,至于其他我会不管不顾,破罐子破摔也无所顾忌。如果没有朋友的救场收拾残局,估计整个事情会以失败告终!
我承认自己不能很好管控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也不会做好事情。可是,自己真的很难控制。
事情顺风顺水还好,一遇到困难波折时,自己的情绪极其容易受到事情走向的影响。自己曾把闹情绪当做个性来看待,现在看来这是多么愚蠢的一种认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的日常生活里比比皆是。
不是自己的个性太强,而是自己真的不行。即使心里不服也不行。
不能对事物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过分受主观负面情绪的影响,甚至在关键点上用主观情绪完全取代客观事实,这是非常可怕的!
自己走到现在,回头看看走过路,不用怨天尤人,不用抱怨命运的不公。自己的做事能力和风格,造就了现在的自己,怨不得别人半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不用妄自尊大,也不用妄自菲薄。客观真实地对待现状,改变自己现在的做事风格是当务之急。时间不等人,起步不算太晚,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做到先晓事再做事。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虚心学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则坚持,错则改之。不能有事儿没事儿就弄情绪,必须客观地对待事物,不能被情绪所左右。
自己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只能一步一步地改正。虽已步入中年,但学习不止,保持终生学习的信念不能丢!生命不止,学习不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