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春回大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这桃花虽然美丽,可桃花诗却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吟得的。有的人因为吟诵桃花诗,无端丧了性命,或是遭遇飞来横祸。
下面,我们就介绍因桃花诗引起的几桩“公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那一年,洛阳城东的桃花开了又谢,飞来飞去不知会飘落在谁家。洛阳城里的一位女子,说不定就是林黛玉的前世,走在城东的路上,看见飘落的桃花,联想到自己年华易老,情不自禁伤感起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同样走在城东路上的才子刘希夷看到了这场景,不禁诗性大发,一首名垂千古的《代悲白头翁》就这样产生了: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刘希夷把这首诗拿给自己的舅舅宋之问看,宋之问一下子就被这优美的诗句吸引住了,特别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简直太好了,太完美了,太不可思议了,亏他写得出来。
“这首诗真的是你小子写得吗?”
“那当然,这还能有假!”
“除了我,你还给别人看过这首诗吗?”
“没有。我第一个就想到了舅舅你。”
“好吧。算舅舅没有白疼你。舅舅跟你商量个事行不?”
“什么事?”
“呃,你看,你还年轻,你对人家说这首诗是你写的,人家都不会相信,对不对?不如,你把这首诗转让给我吧,我名气大,就说是我写的……”
“什么?我是为了洛阳城里的女子而写的这首诗,怎么能给你?”
“你居然为了一个女子,连一首诗都不肯给舅舅,真是太不孝了!”
于是,宋之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用一个装满了黄泥的麻袋,硬生生把自己的外甥给砸死了。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官十年的刘禹锡、柳宗元终于奉诏回到了都城长安,那也是一个春天,玄都观里的桃花开得正妖娆,前往观看的人们络绎不绝。
刘禹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有名的《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表面上是说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栽下的。实际上是说,你们这些当朝权贵,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才提拔上来的。
这下不得了,刘禹锡又闯下了大祸。当朝权贵们抓住了这个把柄,要把刘禹锡贬到更加偏远的播州,把柳宗元贬到柳州。
柳宗元不愧是刘禹锡的好哥们(好基友),上书给皇帝,说播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刘禹锡回家都没办法跟他妈妈交待了,千万不能把他贬到播州,我愿意以柳州换播州,把我贬到播州吧。
宰相裴度等人也为刘禹锡求情,皇帝才没有把他贬到播州,而是贬到了连州。
于是,刘禹锡、柳宗元这对难兄难弟又一起踏上了贬谪的道路,走到衡阳的时候他们要分别前往各自的贬所了,柳宗元拉着刘禹锡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就是说,桃花虽然美,吟诗有风险,以后千万不要再逞能写桃花诗了。
对于柳宗元的建议,刘禹锡到底是听还是不听呢,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