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2020年,我又要老了一岁,即将步入27岁的年纪。
这样的年纪,大部分的同龄人应该有了一份稳定的事业和工作,如果能再有一个女朋友,生活也应该算是幸福而完美了。我羡慕这样的生活,却又觉得自己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前途未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准备好。
2019年的岁末,我决定离职,重新上路继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人情关系与个人意愿两者之间纠结。不是这家公司给予我的平台和发展前景不好,老大器重我,让自己带了两个项目,一个项目刚刚有了起色,另一个项目很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继续在这个岗位走下去,我的前途亦是一片光明。
然而,这家公司能够给予我的却远远不是我想要的,尤其是我与这家公司在价值观上存在激烈的碰撞。
公司高管喜欢画饼,"吹牛逼"成了一种引以为傲的文化,对"人脉关系"的经营和构建远远超过其对产品和服务的重视。这种文化氛围很浮夸 ,我不喜欢这种经营理念,自己身在其中处处觉得难受。我渴望的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而富有特点,坚信"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扩展市场的根基,然而待了大半年,我没有看到产品和服务的优越性,而是一轮又一轮以"圈钱"为目的的"活动"。
公司的业务开展是建立在"酒文化"的基础上的,又是一个"销售主导型"公司,再加上行业相当传统,各种"酒局"满天飞。我讨厌喝酒,讨厌酒桌上各种相互吹捧,而且是从内心里就认为这是一中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行为。我以前的几份工作都是在互联网行业,没有看到过如此频繁的饭局。
部门的团队管理建设是一个让我深感头疼的地方。它会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读书会、分享会、评选"月度之星"等等,这些都会花费我们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员工成长,提高团队凝聚力,然而实际上最后并没有什么效果,大家的参与意愿越来越弱。
真正的培训应该是帮助员工学习他想要学的东西,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参与一些对他们而言价值和意义并不大的集体活动。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宝贵的东西,浪费别人的时间说得严重一点等同于谋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远远大过公司培训,提升员工的自学意识才是培训的关键。
我所认可的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由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人所组成的,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发挥其能力,并且通过积极的价值观塑造等方式来赢得员工对团队的忠诚度。当你需要通过强迫员工个人意愿来塑造团队的凝聚力的时候,这种方式的效果已经被判了死刑。
这段时间我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在这里待下去,你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吗?现实告诉我,我做不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选择的团队、盟友都在影响着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你眼界、能力的边界和高度。
当然,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盟友和团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也许最终一无所获。但我们要因此而放弃吗?我们要因为害怕路途的颠簸和方向的迷茫不敢重新上路吗?
大学毕业的时候,家人给我找了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以后的发展之路大概就是考公务员。我微信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我的家人,告诉他们我不想要这样的工作。那好像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向他们袒露自己心里的想法,然后我的家人应该是突然发现我是一个成年人了,再也没有干涉过我的任何决定,此后我生活所有的决定权就完全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一路的颠簸虽然辛苦,但是每走一步,我对自己的了解就更深。所以,我始终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梦想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勇气和胆量让我在过去的生活中认清了自己,有朝一日它也一定能让我亲眼见一见那个最好的自己到底是有多优秀。
我在害怕啥?人生真的不妨大胆一点,勇敢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