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有言:三十而立。
现在谈这个话题是多么让人心情沉重。
前段时间有同事在微信群里说自己夜半醒来,感慨忽然而立,青春不再。自己又未尝不是呢?在凌晨醒来,或夜半未眠之际,是能够触碰到时间的流淌的。
去年的九月,从梦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所有的朋友,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儿时的玩伴,仿佛过得都比自己好!
今年十月,母校重游,从操场小憩,十年仿佛一梦,看着跳跃的篮球场上的少年,你甚至想大声叫喊,他们分明就是当年的我们。
同事聚餐,身边围坐着九五后,他们计算着自己的年龄,畅想着自己的未来。肯定像当初自己一样想:我要到了他那般年纪肯定要比他好,一定不能像他一样!
你常感慨,时而焦虑,偶尔夜不能寐,恭喜你成功迈入了三十岁。
我知道你不是在害怕青春不再,而是害怕,青春不再了却仍一事无成。
肌肤在25岁之后开始衰老,肌肉在30岁之后开始衰老,当你感觉涂抹再多粉黛仍不及素颜的灿若桃花,经过再多锻炼仍不及青年的腿脚灵活,呵~青春不再的感慨会像闪着寒光的刀子,让你闭上眼睛,割痛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当科比在退役博文里说“我的心还能承受冲击,我的意志还能应对磨难,但我的身体知道是时候说再见了”的时候,能引发一代人的感慨与留恋。
当这样的时刻如约到来的时候,你终究还是要学会面对,而现在不正是最好的调整时刻吗?
世界在飞奔,一刻不停留,无须太多伤情与感叹,当你感叹啊,时间便在你的感叹声中流走了。
那我该如何面对逝者如斯夫,面对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面对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呢?
首先,我想我应该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感慨: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而什么才是美好的事呢?是爱是美是理想的实现是成长,既能感受现世的温暖,又能让世界因自己而不同。与众不同,快乐伟大。
其次,相信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是一种永恒的心态,真正的青春啊,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形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就像我写给自己的离别赠言一样:当你离开,希望你保持来时的激情,来时的品格,来时的热忱,来时的好奇心;同时又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睿智的头脑,更加清晰的目标。身体健康,乐观向上,虽不如来时年轻,但是更加青春。而上述的关键词将引领我的人生。
Forget about your age,focus on your dream, and move forward!
面对如潮水一般涌入社会大熔炉的年轻人,一如当年的我们,我们该怎样应对?自尊自信,同时又开放包容。
六零后是逆来顺受的一代,崇尚权威,意志坚定,很能吃苦,像耕地的老黄牛,是改革开放中的第一批掘金者;
七零后是胡萝卜加大棒的一代,思想解放,谋求变化,谨慎而逐利,是此时的社会中坚,他们对企业的统治是严厉的管理和利益的引诱;
八零后是价值观的一代,重视人际的温暖,渴望认同与尊重,是历史的机遇夹缝中成长的一代,追求自由又回归责任,有担当,有热情,八零后是最后一批价值观的拥护者,征服他们的心可以靠激情的煽动;
九零后是自由和垮掉的一代,他们拥有一批六零后、七零后的好爹,经济上的优越,让他们不用屈从于太多的压力,可以更彻底的做自己,对他们不要用大棒,不要用胡萝卜,也不要用价值观,关键是走心,要拿出干货来,要让人本身就佩服。
00后是二次元的一代,正汹涌而来——看不清。
每一代人都叛逆,但不妨碍自己坚持己见,又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他们,包容他们,欣赏他们。拥有这种品格,无关年轻,而是修为。
还有就是把每一天当做崭新的一天。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不惧比拼,欢迎PK,你可以拥有更强壮的身体,更明确的目标,更勤奋、更努力、更有意志力、也更有方法。不让过去的经验成为今天的阻碍,就像电影《敢死队3》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扮演的高格说的“Age is a state of mind.”
Tell them I still feel young,still feel so young.
你知道的你可以把事做成,做到完善,这无关年轻,而是能力,而是态度。
七零后还有八零后,八零后之后还有九零后,九零后之后还有零零后,零零后还有一零后,谁也无须蔑视谁,谁也无须嘲笑谁,青春永远不死,只是一波波地逐渐凋零。
只要还活着,就致力于变得更好。成功、富有、温暖、幸福、快乐与美好向每个人敞开着,关闭它们的并非年龄而是是否有一颗青春之心。
身体不比任何人差,心态不必任何人差,头脑不比任何人差,修为不比任何人差,能力不比任何人差,这些都无关年轻,而是人生。
至少还有朋友,大家相伴,携手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