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压岁钱好像就是过年的全部,它能变化出年的丰味——糖果,美食,玩具……所有的期盼,都可以用压岁钱实观,年味就是嘻哈的鞭炮声响。
那时候,听爸爸妈妈,奶奶讲过年,是最幸福的,最有味的年节。
后来,上了学,家里也有了电视,世界一下子变大了,书里、电视里的趣味比爸妈和奶奶们的更有趣,更精彩。过年也就变成看春晚,玩扑克,想从老爸那再弄点压岁钱,但每每都大失所望,自己兜里的也溜了出去,只能眼巴巴望着电视,大年初一、二也居家独过了。
上了大学,过年回家,总觉得心里丢了块什么,原来心已变了,过年似乎就是一个有点特别日子,再也没了那种兴奋和喜爱,平淡无奇,既不盼望,也不拒绝,一如往常,这个味道也持续了多年。
结婚后,过年有时变成一个选择,父母的呼唤,岳父的邀请,只能选择了,每次都觉心亏。两边都是爱,两头都情浓,年关了,电话中的选择最难为情,但其中的爱,却是永恒地流淌。
现在,有了孩子,当了父母,过年多了几分压力。家中老父母更老了,但悠闲的日子总求而不得!看着他们勉强欢笑,心里好像苍老了许多,岁月改变了心境,也改变了体味,过年多是回忆和幻想,失去了那种氛围和投入感。
网友评论